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图文||浪迹天涯

徒步南太行,是在去年秋天就已经列入今春徒步出行计划的,本已经在上周做好出发准备,却因故又推迟到5月19日下午。驱车至陵川王蟒岭,才知道恰好是世界旅游日,但这里的游人也不是太多。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我们的行程安排是从山西陵川南仓村徒步,经抱犊沟到河南辉县八里沟。在王蟒岭电话联系到南仓村的书记赵文刚,便被景点放行,驱车先上王蟒岭。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经东庙华村去马武寨。以前看到过有驴友说他们徒步抱犊沟,是第一天晚上就来到东庙华,次日由此出发再到马武寨,午饭后再往抱犊沟。现在交通极为方便,可以直接去马武寨宿营,也可以到马武寨附近的南仓或西仓等村住宿,次日再出发。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由王蟒岭车行一个多小时,到达马武寨。榆社俗语里经常讲“陈鹏马武”,想不到今天还真来了这个东汉时期大将马武住过的山寨。可惜我的车油已经快耗尽,考虑还要让朋友开回陵川县城,便另外花70元租了个面包车,把我们送到南仓。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原来和南仓的支部书记赵文刚联系,他说可以在村里的南仓山庄接待我们,一听名字以为很是豪华的,来了一看,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的农家乐,或是招待所改名叫宾馆,小卖部换名叫超市。简陋是简陋了点,不过,卫生条件还算不错。主人也很热情。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南仓现在只有4户人家8口人。这位姓郭的大爷看起来只有60多,一问已经80高龄,而且是刚从地里干活回来。大爷得知我们第二天要去抱犊沟,就给我们讲了路线,来说那里的路很难走,“抱犊沟路难走,猴子见了也发愁。”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郭大娘身体多病,听到有客人,掀开门帘出来招呼我们。在这样的孤寂之地,能够听到来自外面的声音,其实也是一件难事。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破旧的老屋,可能是农业社时代的集体用房,墙上依稀可见颇有点政治味道的墨迹。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村子不大,牌子不少。我们正在筹拍一个反映农村题材的微电影,名字叫『一肩挑』,正好留个影,也感受一下“书记村长”一肩挑的滋味。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村里看到最多的树种是山楂树。红色房顶就是我们“下榻”的南仓山庄。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这个小女孩叫赵明荟,是赵家老二的二女儿。村里没有学校,她的妈妈带着她和她的姐姐在山下河南辉县一个乡里上学。即便是这样,也比到本县距离她家最近的学校(古交乡)要近许多。孩子是每个家庭的中心,全家所有的人和事,都会围绕她们去转。她奶奶告诉我们仅明荟的借读费一个学期就得1000元,而且,她的妈妈还得跟着去租房做饭。看来,教育改革之撤校并校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这些农村山区的孩子。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小明荟特别喜欢照相,又很“上镜”,我们临走时,送我们到村口,挥着手等我们给她拍照。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山庄食宿两餐一晚每人35元,如加菜另算。这是山庄的特色菜鬼见愁、拷佬叶,还有山韭菜炒笨鸡蛋。只是,我们的灵魂队员老裴没有随行,这酒的消耗只能停留在一人一瓶了。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5.20一早7点开始向抱犊沟进发!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清丽的阳光和清纯的空气伴随我们开始了新的一天旅程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沿途的小水潭有数不清的小鱼。“水至清则无鱼”,这话谁说的?呵呵,收回去吧。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不知名的小花,是这条线路上最靓丽的风景。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如此记录,不只是想赞美她的娇美的身姿,还有她的顽强的生命力。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脚下是数十米高的绝壁,前几年由此而下,需要绳索攀吊,现在已经有了铁梯。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行走在诗意和画廊中,总是不想走得太快,每走一段,忍不住总想回头把走过的美景都装进脑海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绝壁下是碎石,一不小心就会“滑坡”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如果水再大点,这里该是一挂风声水起的瀑布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绝壁上忽然出现一架天然石桥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徒步的乐趣,不完全在欣赏美景,更多的是这种在这种行进的艰险中带来的精神上的刺激体验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这样的阳光可以驱散你心中所有的阴霾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从峡谷底部穿越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又是一处陡峭的崖壁,沿着沟底行走已面临断层,我们的道路改到右侧半山腰的灌木丛中。但昂首一看,上面仍然是壁立千仞的崖壁。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小路是老乡刚刚修复的,看起来不是太难走。但千万别去探出身子俯瞰左侧沟底,那可真是万丈深渊,晕!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匆匆而过,此时已经顾不上再看风景了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前面忽然有一道从山顶扯下来的钢丝绳,开始不知何用,只到下了谷底,才知道是用来往下运送修路材料的。仔细想想。即便是修这么一条简易的山路,也真难!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不时看到有驴友留下的标志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这些文字代表了我们许多徒步者的心声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那上面的数字和网址,就是我们彼此沟通的桥梁吧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有朋自远方来!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喜欢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注意环保的人不是太多。但愿我们每个人可以时时处处去爱护大自然。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不时与驴友邂逅——互致问候!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看到驴友倍感亲切,只为我们共同的追寻。这一支是陵川的自行车队,他们昨天骑车从县城到了马武寨,早上徒步到了抱犊沟,现在还有返回去。真佩服!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这一支队伍是从河南上来的驴友,一看就是一头“老驴”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驴友里不时有娘子军出现。这次因旅途太艰险,未带我们的女队员,以致队伍里少了许多热闹。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疑心是误入南国的雨林地带了,叶大如伞,处处绿萝。但不知这种大叶子的植物叫啥?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在一个朋友办公室看到过这个,可惜也叫不来名字,但他是当“花草”来养的,所以———免费来一株。对了,不算是破坏吧?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一棵枯树上,忽然长出一棵幼树。我们为它起名——死去活来。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在这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中,生命的奇迹无处不在!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走罢半山腰的小路,再次下到沟底,却误拐到右侧一道沟里,虽多走了几里路,但又欣赏到一段可能以前徒步者们没看到过的风景,无憾!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这里有点像平顺井底神龙弯的景观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没有了瀑布,便少了水‘声’,只有绿色,声色便难全了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返回去步入“正道”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这潭像一条娃娃鱼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不远处便是七星潭。据说这名字的来历就是因为这道峡谷里有七处大水潭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一如谁家的娇妻,少雨的季节,水潭也瘦了许多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清澈见底,可是哪位仙女遗失的镜子?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这个可是有点深不可测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这个可有点面黄肌瘦喽,但美还是掩盖不住的,是林黛玉的那种吧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这里就是七星潭。由此向右的峡谷叫一线天,可通马武寨。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去年大雨已经把原来修的铁桥冲垮了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看看走过的来路,这里也只能是在少雨的季节行走,一旦是多雨的夏秋两季,山洪暴发,行走在这样的沟谷就太危险了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都想找块漂亮的石头带回去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已经走了3个多小时,上午的旅程将近结束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我家的院子里堆满我从去过的每一个地方还回来的奇石,我把它们作为我特殊的“照片”。这是我的偏爱,不知咋么现在都让这几个学去了。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快要走出幽深的沟谷了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瀑布很小,但很珍贵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终于有了水的声音了!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又有花枝俏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有了许多人类活动的痕迹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让我再看你一眼……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夫妻树——不离不弃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这里的老乡有种植香椿树的传统,犹如我们老家村子附近或是房前房后栽植桑树枣树,所以,看到这里有几株老迈的香椿,就知道我们离抱犊沟不远了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这里就是抱犊沟。看到了吧,这里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栽着红豆杉。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原以为抱犊沟是在一处险要之地的,没想到是在这么一处沟谷地段。或许,它的险要就在西去的大峡谷和东去的老龙口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我们上午的行程大约是26里,耗时4个半小时。午饭就定在王建云家的‘抱犊人家’。老板最近受伤了,但很热情,也很健谈。只是,如果再把院子里和厨房的卫生搞的干净一点就更好了。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午饭后稍事休息,1:30开始向辉县八里沟进发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裸露的河床,满眼的乱石,是这里最不和谐的景观。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抱犊沟最为经典的景观——老龙口,也因无水而失去了它昔日壮美的风采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这样的沧桑之美总有点让人心痛的感觉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悬崖峭壁之下就是河南辉县的八里沟村何八里沟景区。但现在抱犊沟人从山下进货,还需从这里用这种落后的卷扬机吊上,包括购买三轮车(先拆卸,吊上来再组装)。现在村里已经没有牛了,但不知以前“抱犊”是不是就是从这里往上抱的?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由抱犊沟去八里沟的徒步路有20里,而且都是行走在悬崖边上的迂回之路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身后就是万丈悬崖,再弄个险吧!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好在这20里山路都是树荫遮天的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这处奇观我们给它赐名为唐僧拜佛。不知当地叫啥?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回望抱犊沟,已经很是遥远了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已经到八里沟景区了,山上的游人渐渐多了。但我们遇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只“丹顶鹤”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这个地方也叫一线天。有电梯直通山下,乘坐需要40元。我们选择步行下去。不是钱的事。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左边就是电梯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山核桃树。这个在太行山的东段和南段的野外很多,但在老家榆社很少(只是在西沟村附近山中有几株)。在榆社的北边,老乡把山桃称为山核桃,其实是错误的。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八里沟景区。这里有到辉县城的客车,晚宿城里,次日返回。其实这样的徒步线路并不完美——南太行最美的风景就在从马武寨或南仓到抱犊沟的大峡谷中,而从抱犊沟到八里沟,景色平平,旅程寂寂,不走也罢。所以建议驴友行走南太行,可参考如下线路:从王蟒岭(可电话联系里面的老乡,景区登记后便可放行)到马武寨或南仓,或西仓开始徒步(晚宿此处,次日徒步),到抱犊沟午饭,再返回马武寨或南仓,住夜后次日返回。

穿越抱犊沟,徒步南太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