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正率团到郑州考察

本报讯(记者杜守雨)10月28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率领的襄阳市党政代表团在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陪同下,到郑州市考察新区建设和“双创”工作。王君正强调,要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创新创业成为新风尚,让每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都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培育改革发展的新动能,助力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

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大楼内集聚了互联网渠道企业黑蜘蛛、全国性大型钢铁互联企业北京中钢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电商龙头企业。以北京中钢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由风险资本投资,集钢铁电子交易、银行在线支付、钢材行情咨询、现货资源搜索、终端采购招标、电子商务为一体,已经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全国性大型钢铁互联企业,为国内外数千家钢铁企业、数十万家钢贸企业、数万家终端采购提供一条龙服务,日成交峰值达到16.3万吨,交易金额达到3.37亿元,预计今年实现网上交易额5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不仅如此,河南省电子商务产业园已聚集中国电信、百度河南营销服务中心、企汇网、阿里巴巴河南(郑州)产业带、杰夫科技、淘宝特色中国河南馆、云河数据、甲骨文(河南)OAEP中心等,入驻企业达80多家,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和品牌优势,目前正申请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去年该园区实现收入33亿元,利税5000万元。

王君正走进创业园,听取有关园区发展历程的介绍,与创业者们交谈,听取创业者成功经验介绍和发展互联网+、支持“双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他指出,要大力弘扬创业创新精神,善于解放思想,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敢于破旧立新,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新引擎,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氛围,形成全社会竞相支持创新创业的生动局面。

创新创业关键在搭平台、真扶持。河南首家众创空间——UFO众创空间郑州项目落地后,通过打造会员协作式创业社区、保姆式社交联合办公室等,帮助新锐创业者从一个个“不明飞行物”成长为一颗颗耀眼的商业新星。黄河科技学院“U创港”创新创业综合体新增孵化面积4200平方米,入驻企业28家;在软件运营方面,指导综合体企业申报市专利产业化项目4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9家;众筹网全国首个教育培训(河南)基地在综合体落成,为解决综合体入驻企业融资难提供了有力帮助。

每到一处,王君正就关心的支持创新创业的平台搭建、政府的政策扶持等问题与创业者和郑东新区的相关负责人深入探讨。他强调,要干好“双创”工作,必须培育创新土壤,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常态。要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为创客、极客们的成长创造宽松、公平的环境,激发全民创业创新的热潮,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踊跃创业的新机制。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推动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和所有权改革,让每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都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王君正还到郑东新区考察了新区建设,察看了郑东新区龙湖金融中心项目、千玺广场项目。王君正说,“郑东模式”对襄阳东津新区的规划、建设、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和建筑形态设计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值得襄阳广泛借鉴、认真学习。我们要学习郑州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眼光和勇气,抢抓国家政策调整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东津新区发展的产业基础,争取早日搭上国家级新区的列车。要学习郑州以人为本、发展为民的理念和追求,学习郑州市场运作、产城融合的方法和路径。要学习郑州真抓实干、善作善成的作风和干劲,通过聚合资金、土地、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资源,巧解政策、体制、环境等外力约束,在精心运作中逐一破解发展难题。

王君正强调,要依托国家大平台,努力把国家的政策和襄阳实际、东津实际结合起来,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思路抓好落实,使东津新区真正在中部地区成为引领同类新区发展的示范。

郑州市领导胡荃、王跃华、张建慧,市领导虞国旗、李跃华、岳兴平、罗琼玖、王忠运、王万清参加相关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