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超大額釋放MLF 貨幣寬鬆信號增強流動性

央行超大額釋放MLF 貨幣寬鬆信號增強流動性

mlf

就在昨日,7月23日,央行意外開展5020億元為期1年的MLF操作,無逆回購操作。當日就有1700億逆回購到期。這是央行設MLF以來開展規模最大的一次操作。也是本月二度MLF操作,7月13日央行也展開過一次1885億元的MLF操作,這次鉅額的操作是本月起的續作。有機構認為,如此超大額超預期的MLF是貨幣政策寬鬆的積極信號,

在貨幣市場流動性較好的前提下,大額中期借貸旨在適當提振信貸和信用債市場,緩解信用緊縮狀況。貨幣寬鬆政策確認,去槓桿穩步推進。今年年初時,貨幣流動性寬裕,金融業資金緊缺面緩解,市場提振信號,回暖明顯。這次央行又新作MLF,提升存量,為下一次降準操作做準備,專家預計今年三季度有可能再次降準。

上週以來,經過稅期的資金面逐漸恢復寬鬆,央行大額釋放借貸,又進一步增加了流動性,保證了貨幣市場的低位運行,預計月底央行將減少資金的投放,縮緊資金,促進資金面的合理運行。但由於這次的MLF操作,資金仍然有望平穩偏松。

7月18日,有消息稱央行已窗口指導銀行,將額外給予中期借貸便利MLF資金,用於支持貸款投放和信用債投資。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本月已經超額對沖月內到期MLF的情況下,央行昨日額外投放MLF,可能是窗口指導的具體措施落地。

今年以來,金融去槓桿的從嚴推進和外部環境的惡化導致的經濟基本面下行,使得貨幣政策不得不有所放鬆,尤其是非標在嚴監管環境下的大幅下滑帶動社融顯著走低,使得市場對寬貨幣緊信用的預期顯著升溫,也推動了利率債利率的下行。但從近期監管對非標態度的緩和和對中低評級信用的鼓勵,前期的寬貨幣緊信用有向寬貨幣寬信用轉變的趨勢。

鑑於央行MLF 操作,坐實銀行體系流動性,預計未來一週央行可能降低公開市場操作,按照以往經驗,月末財政壓力將擴大,流動性供給能有效緩解資金的壓力,對沖或減少資金回籠,以避免短期內流動性過盛。此外,週一時,國務院發佈通知,要求財政政策要穩定,宏觀經濟企穩,堅決不能“大水漫灌”式的過激補給,要保持適中合理,鬆緊適度。

7月24日,也就是今日,央行並沒有進行公開市場操作,有700億元的逆回購到期,淨回籠也達到700億元。據統計數據顯示,這一週將會有3700億逆回購到期,昨日有1700億,今日有700億,預計明天600億,週四700億,週五沒有逆回購到期。

由此可見,全面寬鬆的信號釋放,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還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保障合理融資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