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怎麼出門騎車?這家公司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和萬名車手同飆車

大雨怎麼出門騎車?這家公司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和萬名車手同飆車

很多人喜歡到戶外騎車運動,享受風馳電掣,暢快淋漓的感覺。但如果因家庭、工作或天候因素不方便外出,只能騎室內單車,想必會令人覺得既單調又苦悶。所幸現在有一種線上虛擬騎乘軟體ZWIFT,只要結合智能訓練臺,就可以和全世界的車友一同在線上飆車。

什麼是ZWIFT?

ZWIFT 結合了單車、遊戲、虛擬路線、訓練課程以及社群互動等功能,透過手機APP、電腦螢幕、訓練臺(固定車架並模擬騎行路感的座臺)及感應器等硬體的結合,將真實踩踏的速度轉化為功率瓦數,並依據騎士的身高、體重和路面坡度進行調整。而智慧訓練臺會根據ZWIFT 的模擬坡度做阻力變化,使人們在室內就能與世界各地同樣使用ZWIFT的車友一同騎乘、競速或比賽。

大雨怎麼出門騎車?這家公司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和萬名車手同飆車

(圖片來源:Izwift.com )

ZWIFT 的手機APP (ZWIFT Mobile Link) 可以安裝到Android 或iOS 設備中,並具備一大堆酷炫功能。例如,可以透過它和其他車手聊天、給贊(Ride On)、螢幕截圖,看自己在地圖上的位置,也可以用來顯示速度、瓦數等。

大雨怎麼出門騎車?這家公司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和萬名車手同飆車

(圖片來源:Izwift.com )

車手可以透過累積里程來蒐集ZWIFT平臺上的特殊虛擬裝備、制定頭像(Avatar)、更換不同的車架或輪組。每騎滿50公里就能升1級,等級越高可以選擇越多,可以選車衣、車架、安全帽和襪子。然後代表自己秀在平臺上,成為ZWIFT很受歡迎的動力來源。

大雨怎麼出門騎車?這家公司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和萬名車手同飆車

(圖片來源:Izwift.com )

為什麼會有 ZWIFT?

ZWIFT 的創辦人 Eric Min 創辦 ZWIFT 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想改善室內單車無趣又缺乏社群互動的缺點,第二是從事自己最有熱情的單車事業。

Eric 7 歲開始騎單車,後因舉家搬到紐約市而中斷。14 歲時家裡搬到郊區,Eric 又開始騎車,加入單車俱樂部,並積極參與各項團騎賽事。15 歲時Eric 接觸室內單車,做為補充體能訓練、下大雨或冬天下雪無法外出騎車時的替代運動。

後來Eric 因家庭及工作因素不方便外出運動,改騎室內單車,才認真想要用遊戲技術,並搭配網路與好友連線競技的方式,將單調的室內單車變成生動有趣,又兼具社交互動的健身平臺。

Eric與好友Alarik Myrin分享概念後產生創業想法,他們一方面遍訪美國和歐洲的業內人士,討論此概念能否為現有產業加值,並想知道是否已有其他人在開發類似項目。後來證明這個概念很受歡迎,而且也沒有其他人想著室內單車的解決方案。於是他們找來幫室內單車手製作虛擬實境遊戲經驗的Jon Mayfield加入,於2014年創辦了ZWIFT。

大雨怎麼出門騎車?這家公司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和萬名車手同飆車

圖說:ZWIFT騎乘畫面

ZWIFT有什麼好玩?

「ZWIFT」這個字代表動力與歡樂,Eric 將之定義為娛樂公司,目標客戶是熱愛競賽的單車手。2016 年7 月趁著英國保誠集團(PRUDENTIAL) 在英國倫敦舉辦有10 萬人參加的慈善單車節活動機會,ZWIFT 發動了一場讓全世界好手同臺競技的線上虛擬比賽,成功參與了國際主要賽事。有超過150 個國家的17 萬人透過ZWIFT 平臺與全球騎士成為好友,一起體驗尬車樂趣,總登入250 萬次,騎了4,500 萬哩。

ZWIFT有四張騎車地圖,其中一張是虛擬在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上的「烏托邦」(WATOPIA)賽道,上面有12條路線,能做一些只有在虛擬遊戲中才做得到的事情,例如騎在火山中或在海底隧道。是ZWIFT最大、最多樣,也最流行的地圖。

大雨怎麼出門騎車?這家公司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和萬名車手同飆車

(圖片來源:Izwift.com )

另外三張地圖是根據2015 年在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奇蒙市所舉辦的世錦賽公路大賽(UCI) 所畫的4 條路線,2016 年英國倫敦保誠集團公益單車比賽所畫的8 條路線,以及2018 年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市所舉辦的世錦賽公路大賽所畫的5條路線。

以倫敦地圖為例,主要騎車路線如下:

經典(CLASSIQUE):距離5.4 公里,爬升(Elevation Gain) 19 公尺。沿途經過一些倫敦最著名的街道,包括Strand,The Mall,Constitution Hill 和Birdcage Walk,並會經過特拉法加廣場和白金漢宮。

迴圈( LOOP):距離14.9 公里,爬升220 公尺,沿著泰晤士河,穿過地下隧道,再上到倫敦南部的小山坡Box Hill。ZWIFT 後來再將此路線加上6 公里平坦路段後,另外成為一條大回圈路線。

倫敦8:距離20.3 公里,爬升238 公尺,是結合經典及迴圈兩條路線而成的新路線。ZWIFT 後來再將大回圈路線加上4 公里平坦路段後,另外成為一條「大倫敦8」路線。

蝴蝶圈(PRETZEL):經過所有的倫敦街道,長達55.6 公里,爬升531 公尺。

大雨怎麼出門騎車?這家公司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和萬名車手同飆車

(圖片來源:Zwiftinsider )

訓練單車好手的搖籃:ZWIFT 學苑

ZWIFT除了上述的地圖,也設有學苑( ACADEMY )讓單車手參與像職業選手一樣的訓練,由世界級的教練設計八週培訓課程,包含10個結構化訓練、4場團騎,以及2場比賽。在學苑期間,所有車手都能免費獲得訓練計劃的最高造訪權限,能瞭解在同齡組和整體對手的競爭狀況,並有資格獲得特殊獎勵和關鍵里程碑解鎖。對於表現傑出的學員,ZWIFT會選出男女前10名參加世界巡迴賽,並從中挑選3名車手參加職業車隊的團隊訓練營。

對於因為忙碌而無法好好練習的學員,ZWIFT 提供量身打造的訓練計劃,讓課程配合著學員的行程安排、而非安排學員的行程。如果是今天忘了或太累想休息也沒問題,學員不會被鎖定一定要在特定某天完成練習,ZWIFT 會確保要完成當週最重要的訓練即可。如此讓學員都能以最佳狀況開始訓練,有效地利用現有時間達成目標。

ZWIFT學苑可說是車手信心和技術的培育中心,除了健身和友誼,也能從活動中回饋他人。ZWIFT與南非的非營利組織 QHUBEKA合作,承諾捐贈500輛自行車給弱勢團體,從ZWIFT學苑畢業的畢業生每滿10名就捐出1臺單車。而傑出的畢業生還可獲得職業車隊的簽約,成為職業車手。

ZWIFT 不是隻有單車,還有跑步

除了室內單車外,許多人也做室內跑步運動,但除了能在跑步機上看電視或聽音樂外,似乎也沒什麼樂趣可言。Eric則希望ZWIFT最終能將室內運動都變得健康有趣,讓大家都愛上運動。於是2016年10月募集了2,500萬美元發展室內跑步業務( ZWIFT RUN ),應用其室內單車遊戲平臺的科技,要將單調的室內跑步運動也能同樣上網呼朋引伴。

只要備好智能跑步機,或傳統跑步機加上藍芽計步器,並透過ANT+ 感應器連結電腦、iPhone/iPad 或Apple TV,然後下載ZWIFT APP,就能將跑步速率上傳ZWIFT,然後與全世界其他ZWIFT 跑者一起到處跑步同樂。

ZWIFT 推出短短几年,已經累積超過二十多萬的使用者,每晚在訓練臺上奮力踩踏,不少三鐵(單車、跑步、游泳)選手為了準備比賽也會利用ZWIFT 訓練。目前ZWIFT 雖然還沒推出中文版本,但臺灣地區ZWIFT 的會員數則在兩年內從一百人增加到破千人,成長率高居全球之冠。期待哪天打入內地市場,讓我們和萬名車手一起飆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