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一個恐怖的事情,青藏高原湖水正在慢慢變淡,你知道嗎?


有“世界屋脊”稱號的青藏高原,總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是全世界最高、最年輕而水平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緊密結合的自然地理單元。

青藏高原是眾多河流的發源地,南部與東部的邊緣山區河網密集。其區內湖泊又集中分佈在藏北高原和柴達木盆地乾旱、閉流的高原腹地,故又多為內陸湖泊並是內陸河流的尾閭和匯水中心。

根據數據顯示,在過去20年的時間裡,大約70%的湖泊正在面臨擴張或者即將面臨擴張的情況,從過去的2.56萬平方公里增加到3.23萬平方公里。

青藏高原湖區共有大小湖泊1500多個,其中,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091個,面積44993.3平方公里,大於10平方公里湖泊有346個,總面積為42816.10平方公里。但近年來有許多消息聲稱這些鹹水湖泊正日益變淡。

全球性環境問題突出,其實在南極也面臨著湖水變淡的困境。湖泊水變淡不僅僅受湖泊擴張的影響,還有因氣候變暖等因素造成的。

色林錯是青藏高原湖泊中面積變化最大的,其面積近40年來增長逾40%,現已成為西藏第一大湖。

有專家指出,尤其是在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易受全球氣候變暖因素的影響。在過去30年間遭遇了許多挑戰。例如冰川面積在短短30年間已退縮了15%;冰川加劇融化導致水量增加,其末端冰湖潰決幾率增大。如果其擴張速度過快,可能會造成洪水、泥石流等災害。

全球變暖日益嚴峻,而高處不勝寒的青藏高原也將受到影響。要如何在氣候變暖的趨勢下作出相應舉措,這不僅是科學家,也是每個人類應當共同思考的問題。才能讓人類與自然環境更好的共處、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