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熱點」懷疑租住房屋甲醛超標 有「毒」的出租屋難題待解

「环境热点」怀疑租住房屋甲醛超标 有“毒”的出租屋难题待解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的藍色小字體陝西環保即可快速關注我們;老朋友請將信息分享給更多的人。

出租屋室內甲醛超標問題近日引發社會關注。鏈家集團旗下長租公寓服務商“自如”發佈公告稱,自9月1日起下架全國9城的全部首次出租房源,待專業認證機構檢驗合格後再上架。這也是針對其長租房多起空氣質量問題投訴的一個回應。

長租房為何會出現室內甲醛超標?裝修房屋又該如何避免室內空氣汙染?記者日前進行了採訪。

租房遭遇“甲醛超標”

本以為網上的新聞離自己很遠,可沒想到,就在最近短短1個月之內,記者的兩位同學都在租房過程中遭遇到了出租屋空氣汙染問題。

從上海讀研究生畢業來到北京的同學小郭剛解決找工作難題,卻經歷了一番鬧心的租房甲醛超標風波。

入住出租房沒幾天,小郭便感覺嗓子疼頭疼,眼睛乾澀甚至有一點看不清東西。小郭在網上購買了試紙進行測試,發現室內空氣甲醛超標達12倍以上,甚至超出了試紙能測得的極值。

小郭進一步排查發現,汙染源應該是來自中介提供的新換傢俱。無奈下,她只好找到租房中介,據理力爭希望更換傢俱並賠償身體損害。

但中介公司拒絕更換傢俱,聲稱可以退租但算租住方違約,需要繳納相應的違約金。一面是健康危害,另一面是自己租的房不能住,又無法維權,換房一時也找不到房源。小郭十分為難,只能暫住在朋友家。

小郭的經歷,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並不是個例。

記者的另一位同學小董就職於北京某著名大型互聯網公司,為了方便上下班,她選擇租住在公司附近,並找到了“自如”租房。

由於“自如”平臺的房源緊張,小董沒來得及現場仔細查看就趕緊租下房子。但是入住之後便發現房間裡異味很大,睡一晚上早上會頭暈。經檢測確認室內空氣甲醛超標後,“自如”平臺提供了免費換租。但是由於公司附近的房源十分緊張,暫時沒有合適房屋更換,小董只能繼續租住在甲醛超標的房子中。

如今小董自掏腰包購買了除甲醛的空氣淨化器,“效果就那樣,圖個心安。”

近期,“自如”等長租房室內空氣汙染問題的投訴量增多。對此,很多租客頗感無奈,進退兩難。

監管空白、制度缺失,長租房空氣汙染維權難

降低裝修成本以及縮短從完成裝修到上架開租的時間,使得長租房的室內空氣汙染問題頻發。

長租公寓和長租房屋作為一項商業經營,必然要考慮其成本與利潤。據業內人士透露,普通長租公寓的裝修標準不會太高,在一些二線城市往往不到500元/平方米。而家庭一般裝修成本至少是每平方米700元~800元。另外,裝修時間也是儘可能短,往往控制在1個月以內。在“低”與“快”的模式下,房屋室內空氣質量不容樂觀。

普通的家裝房,一般裝修完畢後會通風“晾”上3個月~6個月,讓室內甲醛等有害氣體充分揮發。然而很多公寓中介機構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在房子裝修完後就立即出租。甚至有公寓管理員表示,“為了控制成本,裝修好的房屋一般最多放置3天,然後就掛牌出租了。”

在輿論一致要求租房平臺採取措施的風口浪尖,“自如”在公告中承諾:2018年6月1日後入住“自如”首次出租房源的房客,如對室內空氣質量有疑問,可申請免費空氣質量檢測。如存在房源空氣質量超標問題,可提供3選1方案,包括無條件退租、換租;提供免費空氣質量治理,經檢驗合格後再入住;或是提供品牌空氣淨化器無償使用90天。

“自如”解決問題的效果大家拭目以待。但是更多的長租房中介平臺仍未有相關措施。

對大多數租客而言,其處於房屋租賃的下游,是弱勢群體;更重要的是,在當前法律法規中,沒有對出租房室內空氣質量超標有明確約束和規定,這無疑增加了租客維權的難度。

目前,我國室內空氣檢測依據是2002年頒佈實施的《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和2013年實施的《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制規範》。在《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規定了室內甲醛標準為0.1mg/m3(1小時均值),但這一標準並非強制性標準。

在一些城市出臺的針對房屋出租管理的規定中,都沒有對出租房屋裝修環境空氣質量約束的設計,對於目前一些中介公司的裝修房甲醛處理方面仍處於空白。

很多租客認為,僅僅是無條件退換房間,並不能最終解決問題。“我的健康已經受到傷害,在協調過程中耗費的時間、精力,受到租房平臺無理對待所承受的精神焦慮,這些誰來承擔?”

“出租屋甲醛超標,中介公司或者房東應該對租客承擔醫療費用或者其他資金補償。”小郭這樣對記者說。

懷疑租住房屋甲醛超標

應及時取證並請第三方鑑定

“有的房屋中介公司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把剛裝修完沒幾天的房子對外出租,這樣的行為是對租戶的健康權不負責任”,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韓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如果法院認定租戶所患的病與裝修、房屋存在因果關係,根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房屋裝修、出租方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他同時介紹,目前我國房屋出租類的糾紛案件,主要以《侵權責任法》《合同法》《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為法律依據。

對於住戶所患的病是否因甲醛超標而引發,如果在醫療鑑定方面很難得到結果,最終租房者的訴求可能不會得到法院支持。韓驍提醒公眾,租戶如感覺身體不適或懷疑甲醛超標,要立即進行相關取證,並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來進行鑑定,做好相應鑑定後立即搬出,最大限度保證自己人身安全,同時聘請律師走相應的維權途徑。

不過他也坦言,即使如此,也有當事人在尋找了專業鑑定機構作出鑑定後,仍無法直接將患病原因指向甲醛超標。

南昌市第二醫院醫生羅來恆也認同韓驍的說法,他表示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並不一定與裝修有直接關聯,所以醫療鑑定很難確定具體的因果關係。上海易居房產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建議,遇到疑為甲醛超標問題,消費者除積極取證外,還應及時向經營企業和相關監管部門投訴。

——專家建議

從源頭減輕汙染,材料環保多通風

當前,租房市場房源緊張,租客如遇上甲醛超標等問題普遍也很頭痛,畢竟關乎人體健康不能馬虎。但室內空氣汙染問題很難預防,在發現後由於生活成本、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在賣方市場下可選擇的餘地有限。

此外,由於難以承擔請專業測甲醛團隊取證的高額費用,甲醛對身體的傷害也不是短時間能表現出來的,中介公司很容易迴避責任,租客難以獲得賠償,大家只能選擇不了了之或者妥協。

實踐證明,單純依靠租賃雙方自主調節,很難保障租房者的健康權益,也不利於消費糾紛的維權,對解決出現的因甲醛超標導致的退租索賠難問題,還是缺少明確的規則依據。

“在美國,法律明確規定要求出租房必須在裝修半年後才允許出租。”國家城市環境汙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告訴記者。

除了法律法規約束,為了防止房屋室內汙染,美國等發達國家還採取了一些配套措施。彭應登告訴記者,在很多發達國家要求傢俱建材等使用更環保的材料。“國外大部分傢俱建材使用的是酚醛樹脂,這種材料只含微量甲醛,基本可忽略不計。”

彭應登介紹說,酚醛樹脂的成本較高,國內很多企業為了節省成本選擇使用價格低很多的脲醛樹脂,而脲醛樹脂含甲醛高。“北京奧運會奧運村的傢俱都使用酚醛樹脂,沒有出現室內汙染問題。”

彭應登建議,國家應從傢俱建材的原材料等源頭控制來減輕室內甲醛汙染,鼓勵或者支持企業使用更環保的產品。便宜建材帶來一時的成本降低和企業利潤提高,但從長遠來看,對人體健康的損害卻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業內專家也提示,甲醛是很多建築裝潢材料中的“自帶成分”,就算是小心挑選使用優質環保的裝飾材料,也很難完全避免它的侵襲,因此在新房裝修後必須要維持一段時間的通風才能保證安全。

「环境热点」怀疑租住房屋甲醛超标 有“毒”的出租屋难题待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