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儘管一路追求自我,可是我依然怕讓你失落

看完李健的演唱會已這麼久,卻每每想起都覺餘音繚繞,回味不盡,就好似,溫柔地給自己的身體拴上一個始終未曾滑解的精巧美麗的節扣,使從演唱會現場中汲取的莫名感動與無端情懷仍然充斥、沒有釋懷。


於是,趕快寫下來。

並一直靜靜聽著他的歌。心想,為何會這番喜歡。

因為,好反常呀。自始至終,自己或許會愛上一首歌的歌詞或旋律而單曲循環,卻很少由此及人鍾愛到相應的歌手;或許會喜歡一個特定角色以及讚美它的演繹,卻未曾愛屋及烏因此成為誰的粉絲;或許會對誰的才華歎為觀止由衷佩服,卻又不自覺地僅僅止步於對才華的謳歌。同時,又從未因為什麼醜聞對誰產生不適或厭惡,至多當作笑料與朋友隨口一提。未加刻意,卻時常性會把真實的人與構建的人區分開來,因為相比起,舞臺上的光鮮亮麗與醜聞中的罪大惡極,我佯裝熟諳人的多面,似乎已經看透了人性的多變、複雜與幽深,以及世間那不分絕對的善與惡。

於是,不瞭解的時候,便故作清高地吝嗇著自己的鐘情,也無暇將自己的厭惡隨意施與給誰。正因為如此,我以為,在微博上,最具諷刺意味的話便是“粉轉路人”,將那樣一份輕易且煞有介事的到來與離開,竟帶出一分濫情與薄情。

噗,也正是因為這份傲嬌,一旦喜歡,便是發自內心的真實與赤誠。

從聽他的歌,到讀他的文,從他自己的演說,到無數對他的報道與專訪。看著他的個人魅力在短時間內瘋狂發酵,而他身處其中嘴角上揚揮手致意,不慌不忙。

與朋友出行,他在飛機場看到李健作封面人物的雜誌,徑直買下來給了我。看著那份專訪,我便想,為何“無論知識分子、普羅大眾、娛樂圈,都很難對他產生審美不適”?或許因為,儘管當前大眾審美的包容度越來越大,但受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在多數的中國人的骨子裡,仍然偏愛“學而優”的人物,隱忍自持、循規蹈矩、頤養性情,講究一個人的談吐、風度與聲望,這種不自覺的偏愛未必是對,卻也著實存在。這些人成長在傳統的家庭教育當中,生活得自成方圓,既不標新立異,也不大張旗鼓。

西遊記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中,孫悟空給師父畫了一個圈道,“老孫畫的這圈,強似那銅牆鐵壁。憑他甚麼虎豹狼蟲,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許你們走出圈外,只在中間穩坐,保你無虞;但若出了圈兒,定遭毒手。千萬,千萬!至囑,至囑!” 於是,當人們終於發現了李健的各種閃光點,紛紛聚攏開來圍觀時,李健卻深知觀眾的造神能力,拿著他的金箍棒,在恰當的距離和時宜給自己畫上一道隱形的保護圈,禮貌紳士卻界限分明地將私人生活封鎖在自認為安全的領域,在自己的地盤上怡然自樂,隨心所欲,卻也動不越規,行不逾矩。

雖然我絕不是學歷論者,卻也絕不否認教育、讀書與思考對個體的影響與塑造。每個人接受到的教育、見過的人與經歷的事,都會影響他的言語談吐、為人處世。現在娛樂圈的繽紛複雜,令人忍俊不禁的事情太多,看多了瘋狂造星的短暫巔峰,看多了“木子日辰”或“他真的很好”之類赤裸真實的自我,便多了一份對這種知識分子番自持與分寸的偏愛。在他所處的環境裡,通過各種話題博上位的人有太多,而他卻一直做著那個薄臉皮的人,就算再“不賣座”也從未學會曲意逢迎,也未曾將自己的私人話題拿出來供作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在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當中引得任何誰的注意。

他說,自己接受了很多教育、看過了很多書,也依舊有很多困惑。但也在這些困惑中形成了很多清晰的認知。在大家天花爛墜地吹捧他的時候,他會淡淡地笑著,用溫和的方式揭下各種文章給他貼上的標籤,他不願生活在精緻沒有瑕疵地包裝盒中,深諳“你我皆凡人”的真諦,願意善意地提醒“名氣是一切誤解的總和”。也會在大家無限度放大他的婚姻與愛情的美好時解釋道這並非是神仙眷侶,與妻子相伴多年仍然不斷地尊重與體諒。我喜歡光鮮亮麗中不卑不亢的身影,他對掌聲與讚美的到來表現出完全的紳士作風,輕輕彎下身,來者不拒道聲“歡迎光臨”,卻也從不為之牽絆,來去自如,展現出那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不理會鬨鬧的微笑,洗刷了偏激的冷漠,無需聲張的厚實,和能夠看得很圓卻又並不陡峭的高度。”

同樣是歌手、清華出身、理工科教育的標籤,這樣的風格與高曉鬆放蕩不羈的感覺截然不同。個人覺得卻與家庭環境息息相關,他在標準普通傳統家庭中長大,矯矯不群卻也循規蹈矩的成長道路,會跟很多人一樣在大學裡面臨諸多彷徨迷茫甚至成為考試掙扎者,想到退學時為家族的榮譽感堅持下來,後又進入了廣電總局工作,過起朝九晚五的生活,直到生活警醒勇敢逃離到另一番天地,卻仍舊不敢讓家人知道,甚至當自己的身影出現在電視的時候,滿心想的是,“天吶千萬別讓我媽媽看見。”

或許,這就是他在歌詞中所謂的,“儘管一路追求自我,可是依然怕讓你失落”。倪一寧就在自己的文裡說過,大概父母是通往偉大路途上的阻力吧,那種澎湃的保護欲與趨利避害的天性,讓他們只想平安把孩子護送到芬芳平坦的彼岸。我們貪心不足地從這份愛中汲取勇氣與力量,又恬不知恥地渴望掙脫出管教的界限與牢籠,稍加懂事後才慢慢學會拿捏好分寸揹負著這份令人甘之如飴的牽掛舞蹈。

我相信,這份成長道路上的溫存也很影響他每一首歌曲的創作,他表達出自己渴望訴說的事物,包括親情、愛情、故鄉、自然、宗教、信仰,包括各種形式出現的愛,真實得就像今日北京的天,一片敞亮剔透,質樸也耐人尋味。都說李健所作的詞曲詩意盎然,加之嗓音空靈安寧,會給很多躁動的心帶來慰藉,也許,當真的找到自己心甘情願付諸心血的事業時,當他成為那個慢慢“等風來“的人的時候,這種自內而外散發的力量是溫柔而又堅定的。

他不知道風什麼時候來,甚至都不確定風會不會來,但這個悉心等待的過程已經足夠令人幸福,這個認真的過程已經足夠令人坦然心安。就像之前我一直喜歡並反覆自勉的話——“一個成功的人,其實不在於他有多聰明,而在於他首先擁有了一種氣質,為自己所愛的事業而工作。我願學生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了去養成這種氣質。成功不是計算來的,不是被別人說出來的,而是在簡單的快樂和堅持中不期而至的。”

於是,行文至此,不得不承認,我對誰的喜歡從來不是赤裸無求的。我總要看到自己渴望成為的模樣,並從中汲取到前進的動力與勇氣。實際上,我感覺身邊,或者曾經的身邊,那些朋友,有些很像他。在一起的時候,我們說一些玩世不恭或互相調侃的話,挖一些怎樣黑或自黑的坑與笑點,捧腹不停;分開的時候,各自沉浸在無言的世界裡,走在各自並不喧囂的追求中。他們情商都很高,知感恩懂領情,拿捏分寸,擁有持久的理解與包容。看著他們現在的樣子,我甚至想立刻飛越時光海,看看他們的未來是怎樣的動人絢爛。之前發過一則微博——“願我們都有維持住不被愚弄的智慧與獨立,願我們都有支撐起不為所動的勇氣與才華,願我們不因心情的狹隘而輕易武斷與指責,願我們不因周遭的扭曲而喪失理智與善意。”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望,而我也熱愛所有,我以為如是的人。

至今想起演唱會那個晚上,我坐在座位上注視著李健的身影,時不時轉過身看看大屏幕上他的面龐,歲月刻畫著沉著、專注的面頰稜角,在舞臺光怪陸離的燈光下顯得格外分明。他看著大家舉起的閃耀著“李健”二字的小熒光屏,說道:

“我也有這麼多可愛的東西了,我原本以為這些東西只屬於偶像的,只屬於那些小鮮肉的。”

一陣笑聲響起,一股不明言狀的暖流湧入。

他說,“別覺得自己那麼渺小,也別覺得自己那麼偉大。”於他,一切名利來得自然而然,而他卻沒有接受得理所當然。他以為得到的都是僥倖,也絕不肯辜負身上揹負的矚目,盡己之力回饋與感恩著歌友,而讓人更加忍不住喜愛。

而我,該如何表達對他的喜愛呢?

我願意為他的專輯、演唱會買單。我願意看到他享受名利帶來的一切,包括這麼多人對他的喜愛,與從喜愛中感受到的莫大的溫暖與滿足;包括所有商演活動帶給他的經濟上更加充裕,與從充裕的物質中獲取的酣暢的自由與不羈,去激發更多的創作靈感,讓他更加心無旁騖地追求自我,讓他更有底氣不讓愛他的人失落。

我覺得,我能為一個隔壁的人,寫這麼多字,足以表達我對他的喜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