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習不可早,數學思維啓蒙不可晚

培飛專訪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張梅玲教授

張梅玲,1960年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系,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從事了46年兒童數學認知發展。國內外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張梅玲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關心下一代事業聯盟專家,現擔任全國嬰幼兒早期教育考評管理中心專家委員會總顧問。


數學學習不可早,數學思維啟蒙不可晚

張梅玲教授


Kay:作為兒童數學認知發展和兒童心理學的專家,培飛的專家顧問,您認為數學思維啟蒙的早教意義是什麼?

張梅玲:我認為主要是激發出孩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與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不同,像培飛這樣的數學思維啟蒙機構更注重在遊戲、生活中讓孩子去感知數字、體會數學。培飛的課堂上,小朋友們在互助式的遊戲中,利用數學的簡單知識去解決問題,贏得遊戲比賽的勝利,孩子自然感興趣。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也做到了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就形成了孩子最初對數學學科的正確認知,這是一門有趣而有用的科學。這種興趣的激發和對智慧的啟迪會為孩子今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同時,數學思維啟蒙對家長也是有意義的。因為現在的家長多是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長大成人的,很多人自己對數學就有著認知上的誤區,認為只有不斷的“刷題”、題海、甚至背下題目才能提高數學成績,總是想盡早儘快地教會很小的孩子去進行加減法的抽象運算,其實這樣往往是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而在接觸到數學思維啟蒙之後,家長會對孩子的數學思維培養有一個更科學全面的認知,同時,也會把關注點聚焦回孩子的能力獲取上,這也幫助家長調整了教育心態和教育理念。


數學學習不可早,數學思維啟蒙不可晚

培飛思維數學課堂


Kay:您覺得兒童學習數學的最佳年齡是幾歲?家長應該在孩子多大的時候進行數學思維啟蒙呢?

張梅玲:從兒童認知和兒童心理學的角度看,兒童思維發展到6、7歲的時候才會適合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我從來都不贊成太早進行數學運算的學習,因為數學是抽象的,太早的讓孩子接觸抽象的數字運算或者圖形類試題,孩子並不能建立起那個概念,這不符合孩子生長髮育的特點。對於數字的感知他都沒有呢,你就要在半小時裡告訴他3+4=7,雖然他是可以記住的,但這除了破壞他潛在的學習熱情以外,又有什麼用呢?

但是,我覺得在孩子3--6歲的階段,數學思維的啟蒙是必要的。這主要是要讓孩子感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生活中有數,生活中有形”。怎麼講呢?舉個例子,一個幼兒園的老師問孩子們:“我們生活中不要數字,可不可以?”有的孩子說:“不行呀,沒有數字,我怎麼按電梯?”有的孩子說:“那我發燒了,媽媽就不知道體溫計的是幾度了”有的孩子說:“沒有了車牌號,我怎麼坐公交車呢?”……你看,孩子們在幾年的時間裡,就對生活中的數字有了很多的體會,而這就是數學思維啟蒙的開始,這裡的數字不是抽象的、概念性的,而是生活中的,實實在在的,有用而不可或缺的。那麼什麼叫“生活中有形”呢,其實孩子們最初看到的都是三維的東西,冰箱呀、空調呀、家裡的各種物品呀;然後他開始畫畫,看書,接觸到二維圖形。讓孩子們在生活和遊戲中去認知和感受“形”,對他們日後有效地建立空間概念是很有幫助的。

Kay:您覺得如何做孩子的數學思維啟蒙才是有效的呢?

張梅玲:數學思維啟蒙的有效性還是在於“教什麼”和“怎麼教”。從思維啟蒙的角度看,最重要的莫過於興趣的培養和心理的準備。為什麼有的孩子會在升學以後,對數學產生一些牴觸的情緒,這是因為數學的抽象性可能讓孩子感到了無趣甚至畏難。這是因為孩子最初的數學興趣沒有被激發,他只是把數學當做一門學科去學習,而沒有從中感受到快樂。那從數學思維啟蒙開始,我們就要讓孩子們把數學的學習當做遊戲、生活的一部分,讓他們有興趣、有熱情去研究、探索。

在數學思維培養的最初,我們給孩子們的一定不是具體的題目或者單純的運算,而是要用有多元的通道去接觸,比如看一看、畫一畫、拼一拼,通過小遊戲、小比賽的方式,在符合孩子心理和年齡特點的情況下,給他們一些有效的啟發,讓他們瞭解到數學的有趣和美感。

Kay:您覺得如何能判定一個孩子是否具有數學天賦?對於沒有明顯數學天賦的孩子而言,數學啟蒙是有意義的嗎?

張梅玲:判斷一個孩子是否具有數學的天賦當然還是要通過其行為來判斷,比如對數字特別敏感或者反應速度特別快等等,就都是判斷孩子是否具有數學天賦的參照指標。但是從概率上講,天才只有2%到3%,我覺得2%左右的這一部分“數學天才”,並不是靠培訓或者培養就可以獲得的,這就是所謂天賦異稟嘛。

一個真實的例子,我的一個朋友的孩子,在3歲之前都不怎麼會說話,但他說出的第一句話竟然是:“1、2、3、4、5、6、7、8、9、10”。我朋友告訴我,我說:“你的孩子可能是個數學天才!”果然,他在6歲以前就在家完成了小學6年的數學課程,在奧數比賽中成績優異,免試進入了人大附中,後來在北大數學系讀本科的時候,他在立體幾何方面的研究成果就已經相當於大學教授了。對於這部分孩子,家長要做的就是發現他的天賦,提供好的平臺,不讓天賦埋沒。

但這樣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孩子還都是普通孩子,那麼相比於天才而言,普通孩子則更需要數學思維的啟蒙。思維訓練的有效性,通過我們多年追蹤做的研究已經是被證實了的,它會幫助孩子改變思維習慣,變得更樂於動腦,對問題和事物的看法也更全面、多元。

舉個例子,我們曾經在小學進行過一個為期幾年的思維訓練和追蹤測評。我還記得當時我們給出的一道題目是“夏天吃西瓜,老師吃了半個西瓜,而你也吃了半個西瓜,那麼誰吃的多呢?”對於沒有接受過思維訓練的孩子而言,答案是單一的,孩子們幾乎毫不猶豫就給出了“吃得一樣多”的結論,但在接受過思維訓練的孩子中,有的孩子就表示了質疑,說:“老師和我是不是吃得一樣多,主要還要看吃得是不是同樣大小的西瓜。”

Kay:現在的早教機構很多,家長該如何判斷什麼樣的數學思維培訓是有效的呢?

張梅玲:其實,數學思維的培養和教育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顯現出效果的,因為這種教育其實是對孩子慢慢地雕琢和改變。想要看到立竿見影的學習效果,是功利而不現實的。其實任何一種教育,都是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怎麼可能今天參加訓練,明天就出成績呢。我想告訴家長的就是,不要太追求結果,往往“欲速不達”。

比起孩子,我覺得中國的家長才是更需要得到培訓和教育的,現在社會上普遍存在著“中國式焦慮”,家長們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孩子的未來焦慮;同時,中國家長又非常注重面子,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比所有孩子都優秀,也怕自己的虛榮心不能滿足。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孩子和家長都無法快樂。孩子非常勞累,而教育的效果也往往是大打折扣的。

還是要回到初心去看,讓孩子真正去獲得能力和保持快樂,這是對孩子的未來非常重要的。如果非要說幾個簡單的判定條件供家長對早教機構的服務做出評估,那家長在選擇早教機構的時候,要參考早教機構的教育理念,要注重孩子的反饋,是不是有興趣、是不是感到快樂等,同時也可以用一點兒小測試來考察孩子的思維能力是不是在一段時間的培訓後有所提升或者轉變。

kay:數學思維的培養對孩子的未來會有什麼幫助呢?

張梅玲:這種數學思維的培養其實對孩子未來解決問題、思考問題都是有潛移默化的幫助的。它不僅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有幫助

,其實對生活的各方各面都有幫助。這些很難量化,但我可以舉兩個小例子。

在我們進行過思維訓練的一所哈爾濱的小學裡,有一個班級是測試班,他們接受了長時間的思維訓練,他們班的文化課成績就一直很優秀,但是班級在體育方面卻從來沒有得過金牌。後來孩子們開始思考,如何能在運動會上拿到一個第一名,他們反覆討論的結果就是主攻跳繩項目,他們在準備的過程中,考慮到起跳高度、要繩速度、失敗率等多個變量,反覆測試,最後其實是在這種“思考”的指導下贏得了比賽的。

而另一個曾經參加過思維訓練的府學衚衕小學的孩子,在考入清華大學以後回到小學母校時還曾經告訴校長,他覺得當年小學數學思維的培訓,對於他在大學讀書處理問題都有非常大的幫助。也許,思維的訓練並不能獲得一時的成果,但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孩子一生。


數學學習不可早,數學思維啟蒙不可晚

培飛思維數學課堂

Kay: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比較小的孩子學習數學思維會不會容易導致挫敗感?

張梅玲:任何一種學習,都是從易到難,有舒適區,也有小困難的。其實,數學思維啟蒙的過程中,培飛會非常注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適合度,所以一般不會用“難題”一下子就把孩子給“嚇”到了。而是會在遊戲中讓孩子慢慢感受數學的樂趣,在挑戰中不斷地嘗試解決問題,這其實是個建立自信的過程。

但是不是就毫無困難呢?也未必呀。小夥伴們分組競賽,迎接挑戰的話,就會有得失、有成敗。那難道只要沒有贏就要感到挫敗嗎?我認為大可不必。無論是家長還是培訓機構都應該注重對孩子進行積極正向的引導,讓孩子敢於面對挑戰,不輕易放棄。“敢想敢嘗試,就值得肯定”,以這樣的觀念去幫助孩子摒除壓力和心裡負擔,也是讓其產生學科興趣的關鍵。

而另一方面,我還想就“挫敗感”多說兩句,即使孩子有時候會因暫時性的失利而感到一點兒挫敗,那就有什麼問題嗎?這種感覺是需要被完全“屏蔽”的嗎?不應該吧。有時候,我覺得現在的社會在改變,但是不是會有點兒“過”?以前,家長對子女總是“批評式”的教育方式,打擊、批評得讓孩子少了自信;但現在呢,全家上下,從父母到祖輩,都只是讚美、誇獎,看不得孩子受到半點兒委屈,經受半點兒挫折。那麼孩子在今後該如何面對一個真實的社會呢?

真實的生活,自然有喜有悲,有成有敗,即便是偶爾真的有一點兒挫敗感也是很正常的,這種小小的失利可能反而成就了更強大的性格呢,孩子真的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脆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