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代還APP到底靠不靠譜 你還敢用嗎?

經常使用信用卡的人估計都知道,外面有信用卡代還這個服務,當你沒有足夠的錢還信用卡債時,選擇代還,其實也不失一個好辦法,但網上那些“百分百不拒的信用卡代還APP”,又值不值得相信呢?

信用卡代還APP到底靠不靠譜 你還敢用嗎?

信用卡代還要謹慎

網上那些“百分百不拒的信用卡代還APP”,此類APP的原理就是把信用卡綁定APP,通過快捷支付將5%的資金支付到APP平臺商戶賬戶,平臺將資金委託某代付給客戶的儲蓄卡,然後再通過某支付公司或者某銀行的小額代扣通道將客戶的儲蓄卡無磁無密的分筆扣除代還到信用卡。

而還有另一種情況,主要是事先承諾給中介公司的中介費用,最後都是貸款剛到自己賬上,中介費用就直接從自己卡上劃扣掉了,這就是中介為了以防客戶違約不給服務費而用的代扣系統。

那麼,這種代還信用卡的APP存在的風險有哪些呢?

首先,讓大家瞭解這種APP業務。據悉,目前此類APP的核心用了3種支付業務:

1、線上通道

主要就是網上交易,一般分為兩種:

一種為代扣包裝的信用卡四要素小額扣款;

一種為信用卡四要素加短信驗證扣款的快捷支付屬於無磁無密交易,業內又稱無卡支付模式,此種通道銀聯有、和銀行做直連的互聯網支付公司有、銀行也有,由於篇幅所限這裡就只說個大概。

2、快捷支付通道

這種業務的成本從極低到0.3%不等,個別銀行有積分,由於快捷支付通道的成本取決於互聯網支付公司去各個銀行分別接通道,公司背景、交易規模和公司實力都決定其最後談判達成的手續費標準,大部分互聯網支付公司拿到的價格在0.3%—0.4%左右。

而本行對本行通道手續費0.3%左右,比如說髮卡行是招商銀行,收單方也是招商銀行。走本銀行結算系統,不走跨行結算系統,所以誰要接本對本需要一家家銀行去接。

3、代扣通道

此種通道可以包裝出來所謂的快捷,原本代扣用於普通人在網上公共事業型繳費,持卡人授權代扣,此種通道根據行業不同,成本不同,有的高速公路繳費通道甚至是0元/筆,也有的2元、3元/筆,這些通道被封裝後放出來,就被用於35元、50元等封頂類快捷支付的XX錢包上。

信用卡代還APP到底靠不靠譜 你還敢用嗎?


代還信用卡的APP存在的風險:

1、比如客戶在該APP上綁定了快捷支付,信用卡要素信息已經洩露,平臺方完全可以在張三不知覺的情況下完成盜刷。

2、由於客戶在該平臺授權了儲蓄卡代扣,就造成了平臺可以無需通知無需密碼就能通過授權代扣儲蓄卡內的資金,風險之大。

所以說,網上那些“百分百不拒的信用卡代還APP”,風險性非常大,不僅讓你支付一筆比較大的手續費,還有可能直接把你裡面的錢取出來,大家對待這些APP,一定要慎重!要是真需要信用卡代還,去熟人介紹的公司交易,其風險性更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