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九華寺記

遊西九華寺記

西九華寺位於無為西鄉都督山東麓,此處乃巢湖、廬江與無為三界交匯之地。由此向北則是八百里巢湖水;往東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向南則是群山環繞,河流縱橫,地勢極為複雜。故而此地緊要,自古兵家必爭之。曩者,西楚霸王在此駐兵,留有“霸王城”、“跑馬道”等多處遺蹟,又有東吳大都督周公瑾,常領兵在此巡視。當地人見山形似“豬頭”,稱其為“豬頭山”。後因敬周郎之才,嘆其英年早逝,特將此山更名為“都督山”。

山上原有古寺一座,始建於宋景德二年,初名為巖臺。蓋山頂直上,突兀一塊巨型岩石,高數丈餘,森森然欲傾倒而下,極為險絕。此間古寺,又依山而建,開鑿巖石而立,故而命名為巖臺寺,後毀於戰火。

今之所建西九華者,依據傳說也。昔日地藏王菩薩雲遊四方,修行到此。見山中奇花異草,甚是可愛,更有巨石凸起,威嚴聳立。曾於夜間打坐於巖臺下,悟得真諦。後人留有詩句雲:“峭壁林暗松驚風,丈石周邊水淙淙。二十三點靈境在,此留勝蹟山石中。”故而,此處與江南九華山對照,新建寺廟取名為西九華寺。

餘少年時,既有耳聞,慕名久矣!偶得空隙,來此一遊。

遊西九華寺記

遠觀其形勢,猶如神佛端坐,巍巍然肅穆雄踞,而山中寺廟、廂房,色彩鮮亮,如玉帶、瑪瑙般裝點於周身。駐足山腳,仰首觀望,兩廂房舍,黃牆墨瓦,煥然一新,且呈左右對稱佈局。拾階而上,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以及摩天塔等多處景觀,無不依據地形山勢而立,匠心獨運,構思精巧,讓人徘徊不前,流連不捨。及至山頂處,登上摩天塔,即巨型岩石頂端。觀望四野,市井樓房,山水田園,無不一一盡收眼底。山風習習,讓人神清氣爽,怡然自得,如登仙境。

由於天色漸晚,陰雲密佈,恐有雨水降臨,不利出行,故而在登頂之後,餘便匆匆下山。回首駐足仰望,頗有感慨。一則想起曾有詩句雲:“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雲”。面對此情此景,果然佛門清幽,名不虛傳;其二,老子《道德經》言:“夫兵者,不祥之器”。昔日干戈地,冤魂遍野,而今佛門處,普度眾生。回想地藏王菩薩曾許下之宏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甚感我佛慈悲,在此立廟,誠欲為化干戈為玉帛也,是為記。

戊戌年三月廿二日。

遊西九華寺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