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羽毛球遇到年级渐长、体能下降如何玩转“老年球”

今天我们来谈谈老人球打法。

随着年级见长,很多中老年球员的肌肉力量,移动能力和年轻人不可同日而语,心肺功能也大不如前。但中老年球员却在多年的球坛荏苒攒下很多经验,不妨从技战术到轮转的思路,做一些调整。

从进攻方面来讲,杀球的能力还是要有的。重杀基本上不可能了,连续杀球很难到第三拍,大概率会自己失误掉。有时候杀球只不过是摆摆样子,吓吓对手而已,目的只不过在于分散对手的注意力。练好吊球和平高倒是非常实际的,高度一致性的平高球和非常近网的吊球,再结合时间差,是我们手里唯一的重型武器了。

反手球必须要练好,包括平高和吊球,甚至反拍点杀,通过不同的握拍角度调整直线与斜线。这时我们基本已经失去了头顶的进攻能力,如果转身打头顶,正手区会形成大面积的空档,根本无力回动。高质量的反手击球就是对抗的关键,尽量减少跑动,保持身体平衡。

从防守来说,老人最希望的是对手杀球(重炮手除外)。只要人站得平稳,无论是平抽,挡网,直线斜线可以信手拈来,反而是吊球最难接。一般来讲,人到一定年纪以后,腰腹和腿是最先开始没力的。一旦上网接吊后,无法及时回动,平高球会很难应付。所以老人球一般选择的站位会偏后,主要应付后场球。接吊球尽量挑得更高一些,或者两边拉开调动对手,找机会进行反击。在这里的诀窍是,人可以站的偏后,但注意力要百分之百在前面,实在来不及的时候,直接跑步上去接球也是可以的。关键是球的飞行时间要足够长,给自己时间站稳。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双打的配合中要做出改变。人的精力下降以后,反应速度不够,网前飞来飞去的球往往是拿不到的。即使勉强去拿,也容易造成失误。所以后杀前封的战术基本上打不出来。这就需要前场队员的位置要站的偏后,位置还要随着球不停的移动,当同伴吊球时要主动向前接对手的勾放,当同伴杀球时,要主动向侧后方退,尽量避免同伴在后场底线两边跑动。如果对手接杀把球挡到直线的腰部,杀球队员只需要上前一步就可以接到。这样才能做到轮转无缝隙。

练球20年了,从年轻人练到了中年人,展望一下今后的20年,有些技战术思路,不得不重视起来。希望那时还能在球场上健步如飞,不给搭档拖后腿。


本文仅代表受访者观点,不代表羽翎军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