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畫案

在大紅酸枝瘋漲的這兩年,很多朋友都想擁有一件自己的大紅酸枝傢俱,但大多數人苦於價格因素,遲遲未能入手。其實大家都看的明白,大紅酸枝的資源枯竭了,用不了多久,很可能會出現有錢也買不到的尷尬境地。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畫案


參考陸林著《畫案·榫卯》一書中的明式素工大畫案

上一次我們用贊比亞血檀做了一張『明式素工大畫案』的樣品,並且展示了出來,如下圖。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畫案


贊比亞血檀明式素工大畫案(樣品)


歷經了近4個月的工期,我們製作完成了這張材質為大紅酸枝(交趾黃檀)的『明式素工大畫案』。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畫案


大紅酸枝明式素工大畫案

我們款式參考2017年陸林著《畫案·榫卯》中的款型,書上面板是全覆蓋做法,我們改成攢框入槽,並根據軟硬木差別,對部分榫卯做了修改,但嚴格遵循了古法制作。整體尺寸為:長216×寬86×高83cm,用料十分厚重(包括面框用料厚6公分以上,牙板厚都有3公分不比普通畫案的面框薄),是名副其實的重器。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畫案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畫案


大紅酸枝明式素工大畫案

傢俱的傳世實例中,榫卯結構複雜、造型優美者數不勝數。拙作鄭重地選擇此一素工畫案拆解研究,意在最大程度上還原明式傢俱高超的工藝水平,並展現給大家這樣的一件奇作;外表平凡而內斂,內部結構設計精巧而科學,並具相當的實用價值,是案類傢俱的特例和精髓。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畫案


大紅酸枝明式素工大畫案面板


在中國古代傢俱中,榫卯結構可謂為一種無聲的語言,既具有精神內涵也具有實用價值。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傳統傢俱的框架結構及榫卯工藝等,均脫胎於中國古代建築。從古建築而演變而來,無數紛繁複雜又引人入勝的榫卯結構“未解之謎”有待我們去探索和發現。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畫案


大紅酸枝明式素工大畫案


『夾頭榫』

夾頭榫結構是受到中國古代建築當中大木樑架構的影響。大木樑架構是自柱頭開口,中夾綽幕(即插角)。大約出現在晚唐、五代之際,到宋代的時候,夾頭榫桌案被廣泛地使用。在宋代和明代的繪畫作品中,也常常能見到這種結構的桌案。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畫案


大紅酸枝明式素工大畫案

夾頭榫畫案是明式案類傢俱中的經典之作,通常夾頭榫結構,側面雙橫棖。案形結體傢俱的腿與面的結合不在四角,而在長邊兩端收進的一些位置,用夾頭榫結構連接腿子、牙條和牙頭。

這類榫卯結構在案形傢俱中最常見,傢俱的腿足上端開口,嵌夾牙條與牙頭,連結成方框,腿子頂端出榫,與案面的卯眼結合,結構穩固,能使案面和足腿的角度不易改變,使四足均勻地分擔案面重量。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畫案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畫案


大紅酸枝明式素工大畫案


裝配時牙板與牙頭攢成一體,裡面開有凹槽,牙板沿腿子中間凹槽自上而下推入;牙板中心線與腿子中心線重疊。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畫案


大紅酸枝明式素工大畫案


腿足呈四腿八挓,四個腿足上收下分。畫案腿足雖與地面並不垂直,但卻更加穩固。在力學角度上,亦起到四平八穩作用。從視覺角度上來看,挓度的比例適當展現了器物的整體氣質,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審美效果。此畫案正面腿足內側上下差距約為60mm,側面腿足內側上下差距約為40mm。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畫案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畫案


大紅酸枝明式素工大畫案


『造型』

邊抹冰盤。

沿素混壓邊線。

牙條窄而厚,削出凸面。

牙頭方短,形態古樸。

所有拐角部分無一滯角,一氣呵成。

腿足挓度不超出噴面,是明式傢俱的一個重要的審美特點。

腿足截面方中帶圓、圓中有方。呈圓角矩形,腿足整體看似圓柱形,卻有方柱的觸感。

全活拆|明式素工大畫案


大紅酸枝明式素工大畫案腿足呈圓角矩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