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拙政園」——文藝氣息濃厚

蘇州“拙政園”——文藝氣息濃厚

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旅行的機會是屈指可數,或因為工作,或因為生活瑣事……所以當自己還沒有那些壓力與煩惱的時候,便要抓住所有的機會,去自己想要見識一番的新天地,尋找自己的人生真諦。我喜歡南方,喜歡它的山山水水,喜歡它的古風古韻,更喜歡它的清秀靈氣。前一段時間,我去了大理,一個讓我很痴迷的地方,包括很多古鎮和風景山水。在旅行的途中,我遇到了一位並非故人但勝似故人的朋友,他和我一樣也是大理的“粉絲”,他向我推薦了一個他所去過的城市蘇州,我滿懷欣喜,乘著國慶七天小假期這充裕的時間,來到了蘇州的第一站――拙政園。

蘇州“拙政園”——文藝氣息濃厚

這次我和家人們同行,在舉國同慶的同時也享受閤家團圓的幸福。我們報了當地最有名的旅行社,確實是途有所值。我們是前天晚上到達的,入住了旅行社安排的客棧,衛生很整潔服務也很好,是旅行住宿的最佳選擇。第二天一早,我們便跟著專職導遊來到了拙政園。在到達拙政園的路上,導遊便給我們介紹了關於拙政園的由來和歷史。

蘇州“拙政園”——文藝氣息濃厚

我對此很感興趣。拙政園位於蘇州市婁門內東北街,是江南園林的代表,也是蘇州園林中面積最大的古典山水園林,現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地曾經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明嘉靖年間御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後將其買下,聘著名畫家、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參與設計藍圖,歷時16年建成,並且借用西晉文人潘岳《閒居賦》中“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取園名,暗喻自己把澆園種菜作為自己的“政”事,自己便是那位拙者。在後來的很長一段日子裡,拙政園屢換園主,曾一分為三,經過一番磨難才完璧合一,恢復初名“拙政園”。拙政園全園佔地62畝,分為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在已經被佈置為蘇州園林博物館展廳。

蘇州“拙政園”——文藝氣息濃厚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到了拙政園的中部,是它的主景區,是它的精華所在。其總體佈局以水池為中心,亭臺樓閣皆臨水而建,有的亭子亭亭玉立在水面上,就如剛出水的芙蓉一般清涼高冷,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這裡水池的面積很大,樹木繁茂,景色宜人。我們走進園區,一片清涼迎面而來,參雜著水汽的空氣沁人心脾,深入肺腑。這裡還有以荷香喻人品的“遠香堂”,為中部拙政園主景區的主體建築,位於水池南岸,在它的對面有兩座小島,與它隔池相望。這片池水種著很多荷花,每到夏天便會“爭前恐後”的相繼開放,真是美麗極了。遠香堂便是極佳的觀荷平臺。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一家人在此處安靜下來,靜享高荷花的美豔和芬芳。

蘇州“拙政園”——文藝氣息濃厚

接著我們來到了東園,面積也是不小,大致以明朝王心一所設計的“歸園田居”為主。聽導遊的簡介,這個園區裡有很多個景區:放眼亭,夾耳崗,嘯月臺,紫藤塢,杏花澗,竹香廊等景緻。這裡還有一塊小桃園,真如東晉詩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一般,“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美景美的讓我眼服心服。我們小心翼翼的走進山峰腳下的洞中,心中如當時的漁人一般好奇與驚訝,我們往裡走,這裡不愧為“小桃源”。

蘇州“拙政園”——文藝氣息濃厚

裡面的世界外面截然不同,池南及池左,有綴雲峰、聯壁峰,峰下有洞,曰“小桃源”這裡還居住著幾戶人家,我們剛走到小道上便聽到了幾聲狗吠和雞鳴,這裡的良田都整整齊齊,種著各式各樣的農作物,“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裡可以用“一塵不染”來形容。雖然已被當地的政府開發,但它的原始氣息一直都在。我們在一處小旅店歇下腳,店主是一位中年婦女,這裡的價錢很低,但服務確實極好的,這裡的人們就如《愛蓮說》中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裡的小巷子裡,小孩追逐打鬧,老人們打牌下棋。看到我們熱情的打招呼,這比起大理的民族風情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蘇州“拙政園”——文藝氣息濃厚

最後一站是拙政園的西園。西園面積約為12.5畝,現有佈局形成於張履謙接手時期。該園以池水為中心,有曲折水面和中區大池相接。我們來到了鴛鴦廳,這裡裝修精緻奢麗。,面積也是西園中最大的一塊,方形平面帶四耳室,廳內以隔扇和掛落劃分為南北兩部,南部稱“十八曼佗羅花館”,北部名“三十六鴛鴦館”。現在正值夏日,北池的荷花開的很烈,我們一行人坐在留聽閣,觀賞著粉粉嫩嫩的荷花,心中好不愜意。當地的人們給我們漆了壺茶,我們在此停留了好一段時間,還是很不捨得結束了賞景。聽這裡的人說這裡冬季可欣賞南院的假山、茶花,並且描述的令人嚮往。現在見識到了當下的美景,我也忍不住想看冬季的西園了。在此停留了很久,終究會離開。我們戀戀不捨的返回了旅館。

蘇州“拙政園”——文藝氣息濃厚

“緣來緣去終會散,花開花敗總歸塵”這是當下網絡上流行的一句話。我要感謝緣分,謝謝那位喜愛大理的知心人,讓我機緣巧合之下來到了蘇州,來到了這個充滿文藝氣息的拙政園。我已經愛上了蘇州,這個讓我神往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