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讲习所」全面从严治党专家讲习之六——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全面从严治党专家讲习之六

提要

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把惩治基层腐败同扫黑除恶结合起来,坚决查处涉黑“保护伞”。紧盯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大集中整治和督查督办力度,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2018年1月,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公报指出讲习嘉宾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省委党校中共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 唐岚

“最后一公里”是关键阶段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老虎”要露头就打,“苍蝇”乱飞也要拍。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厉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基层群众感受更为深切,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意义在哪?

唐岚:“最后一公里”原意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后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关键性的阶段。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再经过努力,即可进入决战决胜的最后阶段。近五年“打虎”“拍蝇”“猎狐”的成绩单,极大地显示出党中央反腐的决心和力度,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极大支持和衷心拥护,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另一方面,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切不可有任何松懈、沾沾自喜的想法。党的建设仍面临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如部分党员干部没有真正解决好理想信念的问题,不信马列信鬼神;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没有战斗力;有些党员看齐意识淡薄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某些领域微腐败仍然大量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呈现出新表现,四风问题“树倒根在”等。基于此,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仍需拿出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和逆水行舟决不松气的劲头,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全方位发力,让执纪监督直抵“神经末梢”

记者:中央管党治党的决心和力度现在人们都能够感受得到,但是到了基层,不少群众就担心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变成了“最远一公里”,担心不少基层“微腐败”、黑恶势力等问题纪检监察部门“管不到”“管不过来”,这个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难在哪?怎么消除“肠梗阻”,直抵“神经末梢”?

唐岚:人们常说,“老虎好打,苍蝇难拍”。“老虎”毕竟目标大、影响大、太显眼,只要党委和纪检部门下决心就能较好地解决。“拍苍蝇”为什么难呢?概括起来主要是:部分党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对“拍苍蝇”重视不够,觉得“苍蝇”危害不大,打不打关系不大;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没有很好延伸到基层,部分基层党组织没有履行好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没有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微腐败的查处力度不大,没有真正做到真管真严、长管长严,威慑力不大;微腐败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涉及的问题和人员比较多,且有些微腐败一时难以定性,客观上增加了查处的难度;防范和治理微腐败的体制机制不健全,致使从严治党的成效难以巩固。立足于现实生活,那些“苍蝇”直接损害的是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覆盖领域广,涉及群众多,看似小事情影响却很深远。在曝光的一些案例中,村支部书记伙同村里的会计鲸吞扶贫款,房产局的小科长贪污过亿巨款等等,这些“苍蝇”若不真打严打,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和群众的认可度、支持度。

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党的事业血脉在基层。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触角伸向基层,需要全方位发力。各级党委和纪检机关要高度重视微腐败的严重危害性,把查处微腐败真正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中;健全和严格执行相关制度,用严格规范的制度来管人管事管财,切实保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纪检部门要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多方齐抓共管,加大打击力度,打击黑恶势力绝不手软,不让他们有任何喘息的机会。既要在党内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也要在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让基层党组织“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

记者:讲到基层党组织,群众的语言很质朴:“党的基层组织强不强,就看你能不能把大家吆喝起来、动员起来、整合起来。”怎么才能让基层党组织把群众“吆喝起来、动员起来、整合起来”?

唐岚:中央历来重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总体上讲,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环境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以巩固和改进,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如武汉的“红色引擎工程”,麻城的“整市推进”等。成绩是主要的,但也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一些基层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时书记无人愿意干;有的基层组织发展集体经济没办法,群众想把村里各家各户门前的路修一修,村里也拿不出一点经费;有的基层党组织开党员大会连人都召集不来,有的党员说“以前开个会还发10元的误工费,最不济也发条毛巾给盒烟”,现在是什么都没有;有的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陈旧,除了开会就是开会,开会也只是干巴巴地读文件念报纸……基层党组织建设中面临的无人办事、无钱办事的困境依然存在,这样的局面不扭转,势必会使基层党组织与群众越离越远。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兴平乡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和全体村民的回信中说,希望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现在看来,这句话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把群众吆喝起来、动员起来、整合起来,仰赖于“有力的抓手”:抓头雁工程,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激发基层组织活力,要有能力过硬的带头人,从很多先进基层工作示范点来看,带头人选对了选准了至为关键;抓队伍建设,众多党员的作用要发挥起来,“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把党员都组织发动起来,让每个党员都成为一个火种去影响带动群众;抓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才是凝聚、组织、发动起群众的有效方式;抓工作方式创新,多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只有多方并举,多管齐下,治好基层组织的弱症、虚症,才能“像吸铁石一样”不断聚合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的力量。

从“心”开始,改变基层组织服务与群众需求不对称不对应情况

记者:常常听到基层干部感叹忙得“脚不点地”,却又常常听到基层群众抱怨干部不作为,干部作为与群众感受之间的巨大反差,到底隔着什么?这个问题如何化解?

唐岚:这确实是现实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在过去的基层调研中,有些基层干部感慨说“我们忙得没日没夜,五加二,白加黑了,但群众就是不理解不认可,很是苦恼。”反过头来有些群众又说:“党中央的决策都是正确的,省市的政策都是好的,就是基层的歪嘴和尚把经念坏了。”很多时候,在于基层组织给群众提供的服务与群众需求不对称不对应。

究其缘由不难发现,部分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隔着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一些基层组织搞的许多服务没有真正深入到群众中,服务项目看上去五花八门热闹得很,但中看不中用,没有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问题;部分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隔着过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一些地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存在形式化、表现化的服务。如精准扶贫本是件利民的好事,但在实际工作当中,过多的数据报表和表格填报,繁琐的报批手续让群众心生反感;部分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隔着不正确的政绩观,有些基层党员干部秉持“只唯上”的处事态度,“只怕领导不注意,不管群众不满意”,这种政绩观下的忙忙碌碌群众怎会认可;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对基层组织的期待值也越来越高,但囿于某些客观条件的局限,一些基层组织想为群众办事却也苦于物质条件所限而无能为力,这也使得部分群众对基层组织和干部心生怨言。

以问题为导向,关键还需对症下药,树立正确的“三观”。政绩观,真正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当成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尺子;群众观,深入基层去调研,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提供更有针对性、更贴心的服务;工作观,求真务实,共产党人所做的工作不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检查,不是为了“面子”好看,而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每件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紧盯与群众联系密切、权力集中的基层岗位人员,同时从各个层面为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讲习故事

带着思想和温度,党课走进青年

1月19日,“新时代湖北讲习所(荆州)”青年班开讲第一课。该讲习活动由共青团荆州市委联合荆州日报社共同举办。

来自荆州区、沙市区、荆州开发区团员青年,市直各委办局、各大型企事业单位团干,大中专院校团员青年,青联委员,青企联会员代表,共计200多人在荆州日报社大礼堂,聆听3名青年代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

长江大学副教授李征宇率先开讲。

“青年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未来。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并以此为梦铸魂。”李征宇讲述了青年在新时代对国家的推动作用,青年应如何要求自己,以及党和政府应如何引导青年。演讲获得热烈掌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长江大学城建专业研二学生何儒权在演讲中通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故事,让广大青年从中汲取放飞青春梦和中国梦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双创’精神,是青年发展的引路灯。”共青团荆州市委副书记马俊谈到青年们关心的热门话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他的演讲生动有趣,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三人演讲一个半小时,大家聚精会神地听,不少人在做笔记。

马俊说,为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共青团荆州市委要求演讲人必须认真研读十九大报告,选取部分内容,结合实际,用PPT、图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宣讲。“讲习给我寻找人生方向很多启示。”听完演讲的长江大学研一学生牟婷说,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成长历程,让自己更加明确了在人生成长阶段能做什么、应做什么。“没想到党课还能这么生动。”荆州区团员青年马骏说,这种形式很接地气,不仅有高度,更有温度。通过与自己年龄相仿的身边人交流学习,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明晰了方向。

据介绍,讲习课程分为集中讲习和在线讲习。集中讲习,组织安排精干的小分队到基层开展活动;在线讲习,通过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开辟视频学习专栏,方便团员青年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荆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讲习所传播党的声音、引领思想、凝聚力量、提升能力。讲习遵循“三讲三干”宗旨:通过讲思想,让党员干部群众干有方向;讲政策,让党员干部群众干有目标;讲思路,让党员干部群众干有激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