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時代,用戶忠誠度計劃需用重金來砸?

對於全球的主要連鎖酒店和OTA來說,忠誠度計劃仍是熱門話題。儘管這一項目的消費者都很清楚——必須賺取一定的積分才能免費入住,但對實施忠誠度計劃的酒店業主來說,這一項目產生的影響卻似乎仍有不甚明朗之處。尤其是目前實施的忠誠度計劃,是否真的推動了尋求的利潤底線?

個性化時代,用戶忠誠度計劃需用重金來砸?

酒店業主很容易接受忠實的、回頭客的承諾。但問題是:這些忠誠度計劃是否兌現了這一承諾?面對眾多強大的競爭項目,忠誠會員的忠誠度又如何?據Phocuswright的說法,其實並不是很忠誠!

2017年11月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70%的忠誠會員承認參加過兩個或更多的住宿項目。2017年一項北美債券品牌研究發現,消費者平均屬於14.3個忠誠度計劃(但只有6.7個是活躍的)。多項目參與可能會減少收入和贖回,但業主仍必須為客戶在其物業中賺取的每一分支付品牌費用。

業主是否知道品牌如何使用忠誠度計劃資金

忠誠度費用、計劃費用和營銷費用的定義是什麼?表面上,考慮到大多數品牌目前使用的模式,忠誠度和營銷費用有一些重疊。然而,業主應該意識到,當他們向品牌支付忠誠度費用時,除非物業幾乎售罄,否則他們的品牌只能勉強支付忠誠度兌換停留的變動房費用。

此外,一些品牌即使酒店達到了其入住兌換門檻,即使他們的入門門檻相對較高,一些品牌也不會完全資助ADR進行兌換。業主需要為某些為忠誠會員提供的客房設施提供資金。業主似乎在兩端支付,以使品牌更強。雖然表面上聽起來不錯,但品牌卻利用他們的力量全面提高所有權費用,鼓勵開發新的品牌、軟品牌,以及與酒店爭奪同樣業務的收購品牌。

推動連鎖店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從而提高收入/降低虧損

經常被遺忘的是過度槓桿化對消費者兌換的財務影響。將一家度假酒店(消費者更有可能一年住一次)與一家位於大型辦公園區旁邊的同一品牌的精選服務酒店進行比較。度假酒店的客戶兌換積分比例較高,但只有當酒店入住率達到96 %或更高時,品牌才支付全部兌換房價。

結果是:一些酒店業主可能會有很大一部分庫存耗在忠誠度兌換中,這可能會導致他們大幅降低費率,以確保他們達到品牌的入住兌換門檻,從而為當天的ADR提供資金。對於預訂時間較長的度假酒店,這可能意味著從到達日期起數週內降低房價,以接近入住兌換門檻。這是一種RevPAR策略,可以帶來卓越的性能嗎?可能不會。

在多個連鎖店中檢查多個品牌的特許經營披露文件(FDD)發現,基於品牌或酒店類型的忠誠度費用差別其實很小。在以休閒為主的市場上,品牌地產的擁有者發現自己處於明顯劣勢。以下表為例:

個性化時代,用戶忠誠度計劃需用重金來砸?

全球連鎖企業2017年財務披露文件對日常收入的忠誠度成本影響

贖回停留、品牌積分支付和忠誠度費用都會削弱全球連鎖度假酒店的盈利能力。然而,像Expedia的OTA和Hotels.com等不會為其忠誠計劃收取任何費用,並自行為整個計劃提供資金,因此即使假設ADR和獨立物業的入住率較低,底線盈利能力也較高。

利用OTA忠誠度計劃,提供全額ADR贖回支付

OTA低估了他們為忠誠計劃買單的事實。例如,與品牌不同,Expedia向酒店業主支付積分兌換住宿的全部ADR,而不管入住率如何。資金點的成本已經融入到他們的佣金中,使他們與品牌的全面經濟競爭日益激烈。這應該是OTA的廣告牌賣點——不僅他們似乎提供了一個增量消費者,而且當他們的“免費”忠誠度計劃被計入佣金時,OTA合同的經濟性看起來越來越有吸引力了。總之,有三點很清楚:

業主為他們的品牌忠誠度計劃買單,而城市和度假村的物業可能會為他們的回報付出不成比例的價格。例如, 城市酒店很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忠誠會員(收費),而度假村則可能會獲得兌換之夜的好處,儘管ADR有所降低。而且,由於大多數程序都提供了供替代性的兌換選擇,例如零售禮品卡,所有者都無法獲得收益。

酒店可能必須為更高級別的客房或套房提供折扣,以提高入住率,從而滿足忠誠度兌換的入住支付門檻。這種做法降低了RevPAR和ADR的性能。

OTA需要更好地向所有者解釋他們的忠誠度計劃,尤其是如果他們在不考慮入住情況下以100 %的ADR進行贖回。

雖然品牌酒店在是否參與品牌忠誠度計劃上沒有選擇,但應該確保他們對這些項目的真實成本有一個很好的理解。

本文編譯自tnooz

旅遊圈 | 關注旅遊行業的那些人和事 原創投稿 爆料 尋求報道 請登錄 www.dotour.cn Dotour編譯| 林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