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沒有出息的3大表現

01

  • 好為人師。


絕大多數人的快樂,並不是因為自己富有、聰明、漂亮而快樂。而是因為自己比身邊的人更富有、更聰明、更漂亮,所以才感到快樂。

所以,人性裡有一種基本屬性:喜歡給自己製造優越感。

我們經常在各種場合看到這種人:

他們一張口就把自己擺上了優越的位置,滔滔不絕的講很多他的了不起之處,然後一邊俯視你,一邊給你講大道理。

這就是“好為人師”的人。

他們表面上在啟發你的人生,其實是在給自己製造優越感。

所謂的教育和指導別人,包含了我比你強的自以為是。

這是人的本性,每個人都需要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的了不起,顯得比別人強,從而獲得自己的虛榮與滿足。

好為人師,往往意在求榮。

他們不懂裝懂、反覆地說教,習慣於將自己的看法觀點強加於人。其實大部分人侃侃而談,只不過滿足了自己口舌的快感而已。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井底之蛙,我們所看到、所經歷的,只不過是我們頭頂上那一點天空。

當一個人無法掩蓋自己愚蠢的時候,便是傲慢了。

“好為人師”的結果往往是自取其辱,為了顯示自己的聰明,實際上卻暴露了自己的愚蠢。

2000年前,孟子就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這不僅是人之患,更是一個人心胸狹隘與自私的表現。


一個人沒有出息的3大表現


02

  • 嫉妒成隱。


絕大多數人痛苦,並不是因為自己平庸、貧窮而痛苦。而是因為身邊人比自己條件優越,而感到無比痛苦。

所以,人性裡有一種基本屬性:總擔心別人比自己活的好。

我們在生活中總會發現更優秀的人,你的層次越高,發現的頻率就越高。

面對那些人,層次高的人去欣賞,去學習,而層次低的人則會嫉妒。

羨慕和嫉妒的區別其實是這樣的:

離的遠的羨慕,離的近的嫉妒;比自己強很多的羨慕,比自己強一點的嫉妒;
和自己沒有利益關係的羨慕,和自己有利益關係的嫉妒。

所以,嫉妒一旦形成,就是認可自己的無能和低賤。

嫉妒心強的人,只能選擇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因為他們的滿足感需要建立在別人不如自己的基礎上,於是他們生活在一群不如自己的人當中。

而那些善於欣賞和學習的人,則永遠都會往上一個層次買進,因為他們不會因為別人比自己強而痛苦。

相反,他們卻很享受和這些人一起的過程,因為這樣才能進步,於是他們生活在一群更優秀的人當中。


一個人沒有出息的3大表現


03

  • 自命不凡。


絕大多數人自信,並不是因為自己可以做出了不起的事,而是認為自己和身邊人相比是一個了不起的人,而感到自信滿滿。

所以,人性裡有一種基本屬性:自命不凡。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機制,它是與生俱來的。它會不停地暗示你,自己的一切才是最優秀最合理的。

但凡接觸到外界那些出乎自己意料的成功之後,他們會感到驚慌錯亂,這時自我保護機制就會迅速啟動。

他們的大腦裡就會收集一切線索去證明別人的成功是僥倖的,如果自己要是有同樣的客觀條件,只會比他們更好。

就像上學的時候:我們熱衷於討論學習好的人都是書呆子,漂亮的姑娘往往沒大腦。

長大之後則變成了:同事升職了是因為會拍領導馬屁,同學創業成功了因為家裡給了鉅額的資金支持。

所以大部分時候,我們寧可自欺欺人,寧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平凡。

很多人從小就開始自命不凡,長大後卻發現自己並沒小時候想的那麼偉大,於是就把希望寄託給孩子身上。

自己盡一切努力給孩子塑造優良的成長環境,拼命培養孩子,目的只有一個:望子成龍,讓孩子成為不凡的人。

這便是中國家長最大的無知。

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必將平凡。

一個人沒有出息的3大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