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是爲了「打得贏」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是毛澤東同志對我軍機動靈活戰略戰術的高度概括。這四句話,既相互關聯,又各有深意。即便在信息化戰爭的今天,依然是戰爭指導的“寶典”。

然而,與前三句話相比,“打不贏就走”似乎成了一個忌諱的話題。在一些人的意識裡,一提到“打”,就必須每一仗都大勝而歸,決不能出現別的結果。這作為一種精神來提倡,是應該的。但只要是戰爭,就會有“勝”與“敗”兩種結果。只有把“敗”考慮在前,消滅各種可能導致失敗的因素,才能真正實現“打得贏”的目的。最近一位領導的評價很能說明問題:某些單位一搞訓練就是進攻敵人,一設情況就是優勢兵力,訓練場上有太多的想當然、片面性,想沒想過怎麼防禦?想沒想過敵眾我寡咋辦?想沒想過一旦失利如何處置?

毋庸諱言,走向戰場的敵對雙方,誰都恨不得一口吃掉對手。但戰事難料,誰也不敢拍胸脯說一出戰就百分之百能贏。孫子講“百戰不殆”,而不是說“百戰百勝”,人們把能打仗的部隊稱為“常勝之師”而不是“全勝之師”,原因就在於歷史上從來沒有不吃敗仗的軍隊。能打仗的部隊不在於全勝,而在於多勝;不在於不敗,而在於如何敗中求勝。

既然沒有全勝之師,那麼“打不贏就走”無疑是其中的選項之一。這種“走”,不是落荒而逃、一走了之,更不是放棄對勝利的追求,而是以退為進、為打而走,通過“走”來扭轉頹勢,創造新的戰機。倘若戰略全局需要,即使拼到最後一個人,也在所不惜;但若只是個人意氣,那就得不償失。

《斯巴達克思》一書,描寫過這樣一個場景:淪為角鬥士的斯巴達克思,在一場驚險的團體角鬥中,他的同伴一個個都倒下去了,而對方還剩三個人。就個人的鬥技來說,斯巴達克思是超人出眾的。可是,在三個強手的聯合攻擊下,他寡不敵眾、難以招架。此時,斯巴達克思急中生智,瞅空子擺脫對方,拔腳就跑,三個對手窮追不捨。由於各人的運動速度不同,四人漸漸拉大了距離。突然,斯巴達克思返身而戰,迅速打倒了第一個追上來的對手,接著又打倒了第二個、第三個。很明顯,斯巴達克思正是通過“走”,把一場一對三的劣勢,變成了三場一對一的優勢,從而達到了戰勝對手的目的。

一位軍事專家提醒人們,信息化戰場,總會有一些戰機無法轟炸、坦克無法到達、電腦無法計算、精確制導無能為力的地方,這些地方只能靠經驗豐富的步兵裝備著輕武器前去攻佔。也就是說,無論科技如何發達,攻防交替、優劣轉換、走打併舉永遠都是戰場上的常態。多練一練如何走出困局、走向勝局,其收穫遠比一攻就破、一打就贏要大得多。

(作者單位:陸軍研究院某研究所)

走是为了“打得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