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速播放成追劇標配,觀衆爲什麼這麼著急?


倍速播放成追劇標配,觀眾為什麼這麼著急?


《如懿傳》海報

倍速播放成追劇標配,觀眾為什麼這麼著急?


《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海報

現在不少視頻網站都配有倍速播放的功能,而二倍速追劇已是時下觀眾的標配。倍速播放是什麼意思?會帶來什麼結果?它越來越受歡迎的背後,到底是劇集普遍質量不高,還是觀眾過於著急?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一部戲恐怕只有足夠精良才能吸引和留住觀眾的注意力。

記者觀察:

倍速看劇不等於倍速生活

劇情注水、觀眾時間碎片化、移動端技術便利化,只是倍速刷劇的表層原因。更深層的在於,倍速看劇是影視劇從供應方市場到需求方市場徹底轉變的結果,觀眾逐漸變成用戶,他們甚至紛紛參與內容生產,發彈幕、出cut(精彩集錦)、重剪……越來越豐富的用戶行為讓他們只獲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也讓自己發出的內容得以及時呈現在屏幕上。可以說現在大多數劇集都是這種待遇,偶爾會有一兩部很有深度的劇集出現,此時觀眾才會用原速欣賞。

觀眾的倍速看劇還和時代變化有關,移動互聯網時代做什麼都要求快,我們願意為一件事情付出的時間越來越少。就像我們叫外賣要求30分鐘以內送達,充會員為了跳過片頭60秒的廣告,三分鐘就能遍覽天下大事,買東西要求一天之內送貨到家,發出一條微信希望對方能秒回,出一趟遠門希望有高鐵幾個小時就能到。我們受不了的是,打開一個網頁半天都在轉圈圈,點一下屏幕一秒鐘才有反應,播超清晰度視頻看到“緩衝”二字。生活似乎也倍速了,急匆匆的。

所以,二倍速追劇根本不算什麼,然而倍速生活的結果卻不是快速看劇那般簡單。我們以為那樣就很充實,有獲得感,其實長此以往,我們就慢不下來了,失去了對生活、人、事物的具體、細膩、深刻的感受,進而會麻木,忽略我們本不該忽略的東西。所以,對於生活我們何不慢下來,給自己多一些時間,多一點詩情畫意,去發現和感受身邊的美好,世界或許會在你面前現出另一番面貌。

今天你開倍速看劇了嗎?

在熱播劇《如懿傳》《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橙紅年代》的彈幕中,經常看到有人透露,自己正在用二倍速觀看,其他人隨後表示感同身受,積極響應。

實際上,打開現在的視頻軟件,播放電視劇時總能看到“倍速”的功能設置,從0.75倍速度起,最高可以達到2倍,受到用戶的普遍歡迎。而一些原來沒法倍速播放的軟件,也可以通過下載各類插件來實現此功能。進階版本則是,觀眾可以選擇只看男主角、女角以及男女主角對戲的戲份,這就更節省時間。

所謂“倍速”是指能改變播放的速率。通常一集劇40多分鐘,你如果用二倍速播放,只需20多分鐘看完,時長大大縮短。比起拖進度條跳著放,倍速播放並不會遺漏掉重要情節,所以它成為大家檢驗劇集好壞的重要手段,假如故事、人物、對白引不起興趣,觀眾快速瀏覽一集就可以果斷棄劇。

另外,許多人發現,改變倍速播放以後,畫面配合聲音還會產生搞笑效果,因此即使是對於本可以正常速度欣賞的劇集,有人也特意嘗試倍速播放,增加追劇的娛樂性。

倍速播放還能讓人迅速跟上潮流。在社交網絡上,有一些“爆款”劇集在開播之初就能引起大家熱烈討論,你一不留神,就跟不上流行速度,失去了和周邊朋友、網友的共同話題。有不少人為了追上潮流,及時瞭解最新的“梗”,就會倍速刷劇。比如在二倍速時,一天半就能刷完70集的《涼生,我們可不可不憂傷》、63集的《香蜜沉沉燼如霜》、70集的《延禧攻略》……

原因:劇集註水的必然後果

觀眾時間碎片化,卻想看更多內容 倍速播放為什麼會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標配?分析發現,這種模式在年輕觀眾中比較流行,中老年觀眾還用得不普遍,這是因為前者的時間已經嚴重碎片化。每年國產劇的產量在500部左右,各種視頻節目內容都呈現爆炸式增長,觀眾想看的內容太多,而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他們肯定會選擇倍速觀看。

技術革新,讓觀眾有了主動權

其次,這是技術革新的結果。在傳統電視時代,許多觀眾都一定有搬著小板凳坐在電視機前等待某個節目、某部戲的記憶,這意味著大家需要被動接受播出內容和播出時間安排。現在隨著智能電視、IPTV電視以及高清互動機頂盒的誕生,各種電視節目可以點播、回看了,受眾對內容觀看有了更多的主動權。

在視頻網站時代,大量內容同時在線,年輕觀眾只要有一部手機在手,就可以隨時隨地看,搭地鐵、坐公交,甚至是等人約會時等各種場景都被充分利用到,而開啟倍速播放,只是觀眾主動控制內容播出的又一個明顯體現。

劇集拖沓

更重要的是,不少劇集質量不高、拖沓重複的敘事節奏促使大家倍速播放。很多網友反映,現在的劇動輒在70集以上,劇情越來越緩慢,其中很多內容用大量的慢鏡頭、回憶鏡頭、注水臺詞來湊劇情、拉長集數,始終不能離開固定套路。尤其是現在的清宮題材,人物在後宮鬥爭用的還是下藥等那些老橋段,反派人物的特點都寫在臉上,懸念頓失,這裡面許多無效信息迫使觀眾採取倍速播放。

對此,業內擔心自己花費心血的作品在倍速播放之下,價值減少,但倍速播放反而是提醒了行內人,影視行業製作要精耕細作,多拍好劇、短劇,讓每一幀畫面都能吸引觀眾,如此,倍速播放自然就派不上用場了。記者 曾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