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對音樂做一些指引的話,不如把每一曲的小標題作廣泛的想像

《行星》組曲是霍爾斯特最重要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創作於1914~1916年。這是一部龐然鉅著,整個作品分為七個樂章,並以九大行星中的七個星球命名。而且樂隊編制也異常龐大,啟用了一般很少登臺的低音長笛、低音雙簧管、低音單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號等管樂器,以及管風琴和眾多的打擊樂器。

如果要對音樂做一些指引的話,不如把每一曲的小標題作廣泛的想象

由於《行星》組曲本身及其樂隊編制過於龐大,這部作品一般很少全曲演奏,而通常僅演奏其中的三五個樂章,有時則是單獨演奏一個樂章。

如果要對音樂做一些指引的話,不如把每一曲的小標題作廣泛的想象

就《行星》組曲的意義而言,該曲與天文學無涉,而僅僅是建立人們熟悉的占星術之上。1920年全曲公演時霍爾斯特說:“這些曲子的創作曾受到諸行星的占星學意義的啟發。”它們並不是標題音樂,與神話里名字相同的諸神毫無關係。如果要對音樂做一些指引的話,不如把每一曲的小標題作廣泛的想象。

如果要對音樂做一些指引的話,不如把每一曲的小標題作廣泛的想象

例如木星通常帶來歡樂,在宗教慶典上,則是表現一種歡樂的儀式。土星帶來的不僅是肉體的衰退,它也標誌著理想的實現。而水星則是心靈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