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要從低聲區就要開始找混合聲,這樣音色才統一!

世界級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裡拜爾教授教你這樣“換聲”,真假聲統一啦!

“假聲位置真聲唱法”。尤其是對聲樂基礎薄弱,真、假兩種聲音打架的聲樂學習者,則是解決這一難題的一條有效途徑。

“假聲位置真聲唱法”簡言之就是在欲發假聲的狀態下真聲唱的唱法。“假聲位置”的“假聲”不是指假聲音響,“位置”也不是常見的聲樂書籍中所提的聲音位置的高、低、前、後,而是在深呼吸支持下的一種欲發假聲時的狀態,也就是用欲發假聲時的意念,去引起胸、咽、口、鼻等腔體的反應。怎麼練呢?

唱歌要從低聲區就要開始找混合聲,這樣音色才統一!

一、咽哈欠

偷咽哈欠是在陌生人面前不好意思張大嘴打哈欠,而偷偷向下吞嚥哈欠尚未嚥下時的狀態。這個狀態與假聲位置的歌唱狀態極為相似,通過咽哈欠的感覺,體會自身和共鳴腔體的調節,它是形成“假聲位置”歌唱狀態的有效方法。

利用這一感覺可在發聲之前獲得一種積極的、內在的、自然的吸力,引起胸、喉、咽、口、鼻腔中一系列的改變,形成一種整體的、在深呼吸支持下的“內開”狀態,這個狀態就是歌唱發聲之前應有的準備狀態。

有了這個感覺後要反覆練習、體會,在此狀態下先做無聲的歌唱訓練,鞏固後再發聲。此狀態在發聲時的保持,可有利於喉腔的打開,聲帶的自由調節和共鳴腔體的充分利用。

唱歌要從低聲區就要開始找混合聲,這樣音色才統一!


二、氣、聲運動的方向

在運用“假聲位置真聲唱法”發聲和歌唱時聲音實際拋出的方向和歌唱者自我感覺用力的方向往往是相反的,聲音向上向前出,歌唱者的感覺卻是向下向後用力,即聲音在上,用力的方向在下,聲音在前,用力的方向在後,就像我們拍皮球、划船那樣。

歌唱實踐證明,“欲向上先向下,欲向前先向後,欲唱高先想低,欲唱低先想高”的道理,利用這種矛盾,用上這種反勁兒,可以收到正確的效果,達到保持歌唱的打開,氣息支持穩定的目的。實踐證明,美好聲音出來的方向永遠是向上向前的,但歌唱者感覺用力的方向則永遠是向下向後的。

唱歌要從低聲區就要開始找混合聲,這樣音色才統一!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進行系統的學習或使用手機百渡一下“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的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