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樓旁邊,原來有一台幾十年歷史101號電車,不注意都很難發現

大家對電車,有沒有什麼深刻的記憶呢?我的記憶就是有兩條長長的天線,媽媽告訴我那些叫做“孖辮車”。

鎮海樓旁邊,原來有一臺幾十年歷史101號電車,不注意都很難發現

現在我們看到的電車真的是越來越漂亮,裝了空調,車廂很寬,位置坐得很舒服,就算外觀怎麼變,它那兩條“孖辮”依然沒有變。

鎮海樓旁邊,原來有一臺幾十年歷史101號電車,不注意都很難發現

在越秀公園內的廣州博物館,我看見了一臺我兒時的曾經坐過的電車。廣州從1915年開始籌備建設屬於自己的電車,但是由於當時也是戰爭的年代,當時的電車夢並沒有完成。在新中國成立後,廣州的無軌電車終於建成通車了。從那時候開始,廣州就是廣東省內唯一一座有無軌電車的城市。

鎮海樓旁邊,原來有一臺幾十年歷史101號電車,不注意都很難發現

在博物館這輛電車,你小時候有坐過嗎?是不是和我一樣最喜歡做中間用帆布連接起來的地方呢?一拐彎的時候,好像整個人都要跌倒一樣。感覺就好像現在的地鐵,車廂與車廂連接的中間過道一樣。

鎮海樓旁邊,原來有一臺幾十年歷史101號電車,不注意都很難發現

黃色的木凳,薄薄的玻璃窗,夏天,如果上車之後未能站在中間的位置,肯定要站在司機位置附近,因為當時沒有空調,只有他的位置有小風扇,小風扇在轉頭的時候,還能偶爾有一絲涼風吹過。

鎮海樓旁邊,原來有一臺幾十年歷史101號電車,不注意都很難發現

看著這臺百年電車,其實我有點遺憾,因為在我出生的年代,這種列車基本上所剩無幾,所以我乘坐的次數也不是很多。不過這次能在博物館看臺老爺車,真的是很開心,收穫很多,也讓我想起了兒時跟著媽媽一起回鄉下探親趕車的故事。

鎮海樓旁邊,原來有一臺幾十年歷史101號電車,不注意都很難發現

現在社會進步了,很多人都能開上自己的小車,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國慶期間,如果你不外出旅行,在廣州用這種最傳統的交通工具出行呢?

鎮海樓旁邊,原來有一臺幾十年歷史101號電車,不注意都很難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