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系列之八:抗戰影片《黃河絕戀》的藝術分析

《龍耳東影評》系列

抗戰電影《黃河絕戀》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愛情影片,由馮小寧執導,寧靜、保羅·克塞、王新軍、塗們等主演,於2005年9月29日在匈牙利上映。該片講述了八路軍為護送美國飛行員歐文到根據地,一路上與日本鬼子不斷鬥爭的故事。這也是歌頌美國支援中國抗戰,併產生跨國友情的故事!

影評系列之八:抗戰影片《黃河絕戀》的藝術分析

(海報)

此劇以時空交織的手法,表現了一個抗戰的美國飛虎隊員歐文,於50年後再訪中國,回憶當年抗戰在黃河邊墜機後,中國軍民為救護歐文擺脫日軍的追捕的震撼人心的故事。此劇採用了豐富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法。具體分析如下::

一、歷史的回憶與現實的旅行相互交織,產生強烈的效果。

1、現實的坐飛機與當年的開飛機抗戰。

2、現實的長城與50年前在長城被救護。

3、現實的鄉村學校歡迎場面與50年前村莊被鬼子屠殺。

4、現實的歡笑與鬼子被娃兒放蠍子扎得慘叫相疊映。

二、驚險與波挫層層相疊。平緩處,突起異峰。把驚險推到極致。

1、劇情開頭就是墜機卡在懸崖上,一動就會墜入萬丈懸崖下的滾滾黃河。

2、剛把歐文救上來,就被敵機炮炸。

3、波挫連連。剛送到邊區,而邊區機關卻撤離。只好直接送到黃河邊。

4、矛盾衝突不斷。走公路還是鑽山溝,僵持不下。

5、被保護的人物歐文突然失蹤。

6、歐文剛搶來汽車,卻引來了鬼子追擊。

7、正要渡河時,突然被寨主抓起,引發20年前的黃河邊恩怨情仇。原來,安潔是寨主的女兒。游擊隊長負有血案。

7、渡口風雲突變。日軍殺寨主,忠心管家燒草柵報信。

8、渡口阻擊,驚險相連。最後,安潔斷繩江中。

三、相機作為道具,貫穿全劇。

影評系列之八:抗戰影片《黃河絕戀》的藝術分析

(劇照)

四、畫面優美而大氣,令人窒息。

1、優美的楓葉約、蘆花蕩。

2、多次表現黃河的大氣與濤聲的震撼。

五、感情真摯。

1、安潔溫柔地給歐文包紮傷口時,歐文情不自禁地感慨道:安琪兒。

2、寨主與安潔的父女情。

3、仇人與黑子的爭鬥。

4、安潔與歐文在蘆葦蕩裡的交談與愛撫。通過交談道出了安潔回憶逼婚與腰捆手榴彈的原因。

5、歐文在黃河邊與安潔照相,互相親吻。

影評系列之八:抗戰影片《黃河絕戀》的藝術分析

(劇照)

六、細節畫面意味深長,富有感染力。

1、歐文毫不在意地摘吃村民的果子。游擊隊長黑子把果子錢掛在樹枝上。

2、鬼子血洗村莊,孩子被殺的慘叫與50年後的孩子的歡笑聲相疊畫。

3、歐文對負傷的鬼子兵欲開槍卻沒開,扔下槍支而去。

4、歐文搶來鬼子汽車正得意招呼游擊隊時,卻不知危險逼近,鬼子圍了上來。戰士為救歐文而犧牲。

5、歐文送手錶給孩子。黑子遵守紀律,要孩子還表給歐文。孩子不懂事地哭泣。畫外之意豐富。

6、歐文愉快地要投降,而安潔、黑子堅決不降。表現了中、西方對生命觀念的衝突。

7、安潔腰捆手榴彈逼父親放人。寨主放人後,竟然歎服只有自己的女兒才敢玩得出來啊!

8、孩子花花用蠍子放入鬼子的內褲上,鬼子扎得慘叫聲與花子等人的笑聲疊在一起,又穿越到50年後與汽車上的旅行人們的笑聲相疊映。

9、歐文與孩子花花玩遊戲、裝狗叫,很是搞笑。表現了歐文的童真。

10、放牛娃掛在胸前的牌子,二次出現,意味深長。

11、樹葉吹出動聽的曲子,歐文學不會。畫面很溫馨。

12、安潔身捆手榴彈,以死抗爭。

13、管家唱的歌重複二次,第一次酒醉時唱的歌令人討厭。但當他被日軍活埋時的放歌,聽來心酸。

14、歐文學安潔,也身綁炸彈於鬼子軍中救出孩子花花。

15、安潔斷繩於江中。

16、放照片於黃河水面上,意境深遠。

影評系列之八:抗戰影片《黃河絕戀》的藝術分析

(劇照)

七、人物塑造的得與失。

1、本劇的主要人物是歐文和安潔,著墨較多。但我認為塑造得不是很鮮明。反倒是情節驚險曲折。這是此劇最大的特點。

2、我倒認為寨主的管家,這個人物雖著墨較少,卻表現得十分到位。本劇採用先抑後揚的手法,從表現他險狠、無奈到與黑子的仇恨,讓觀眾知道了他的變態是因為黑子的原因,到為讓黑子、安潔順利渡河,他與日軍周旋、拖延時間,最後勇敢地與日軍以死相鬥,最後燒柵子報信,被日軍活埋後,還在唱那首令人心酸的歌。這首歌二次出現。第一次他唱的歌是酒醉時,聽來令人討厭。但當他被日軍活埋時,第二次歌,聽來心酸。

3、黑子這個人物的表現,可以從他把果子錢綁在樹枝上、與寨主化仇為友,護送歐文、黃河邊英勇阻擊鬼子而犧牲等幾件事上立起來了一個游擊隊長的形象。

4、寨主這個人物是半路上出現的。通過他與黑子的仇,與女兒的情,與日軍的恨到殺日軍而犧牲的情節,所反映出來的。

影評系列之八:抗戰影片《黃河絕戀》的藝術分析

八、善於呼應。

1、首尾畫面呼應:開頭的幾張舊相片,與結尾時放相片於黃河水在上。

2、劇中聲音呼應:安潔照相時說的話:“能把相片給我嗎?”到結尾時的疊音,觸動心絃!使全劇感情的激盪與昇華。

這部電影,以美國人的視角,展現(回憶)了抗戰時期發生在中國的一段動人心魄的故事。有戰爭的殘酷;有民族愚昧的隱痛;有悽美的愛情;有保家衛國的至誠;有自然風光的優美,最後都落腳到華夏民族抗爭不屈的精神上。確實是一部難得的優秀作品。【龍耳東經典影評系列,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