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爲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瑪利亞之牆奪還戰中,埃爾文和阿明都通過自我犧牲的方式,為戰友創造了戰機,進而扭轉了近乎必敗的局勢。

在他們的奉獻下,調查兵團贏得了勝利,但這無疑是一場慘勝。兵團的大部損失殆盡,而團長和阿明,這兩個最大的智將,雙雙瀕臨死亡。針劑只有一個,而需要的人則有兩個,利威爾由此站在了命運的關口,他的舉動將徹底改變牆內的未來。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最終,利威爾選擇了阿明,很多人對此表示不解,他們認為埃爾文無論在哪個方面都強過阿明,只有埃爾文這個“惡魔”,才能讓大家在這殘酷的世界倖存,他是“必要的惡”,是兵團的靈魂。正因如此,所有人都認為利威爾全是因為受到艾倫三笠等人的干擾才會做出如此錯誤的選擇,並因此而責怪後者。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但,兵長,絕不是一個易受別人影響的人,他有著自己明確的價值觀和判斷。他的選擇,完全出自於他的本心。只不過他這次的考量,不是站在牆內的整體利益上,而是站在埃爾文個人的角度上。牆內的所有人僅僅把埃爾文當做一個可以拯救人類的上級。唯有利威爾,真心的把他當做自己的朋友和導師,將他當做一個人而不是“必要的惡魔”去看待。他,站在知己的角度,做出了最後的選擇。

團長的獨白:他已經厭倦了這個世界

瑪利亞之牆奪還戰,進行的可謂是相當的不順,從一開始,調查兵團似乎就已經落入了敵人的陷阱,處於被動。按照以前的慣例,埃爾文應該立刻和屬下商量對策,但是奇怪的是,團長這回卻開始討論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經歷,簡單來說,就是和兵長談人生。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這意味著,埃爾文已經打算將這裡作為自己人生的終點。在往日的戰鬥中,雖然也是兇險異常,其絕望的程度絕不亞於今天,但埃爾文從來沒有輕言放棄。面對滿地死去的戰友,他頂多是略微一瞥。他從不說多餘的話,有的只有近乎冷酷的命令,他似乎沒有個人情感,只考慮如何活下來、如何勝利。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但是這一次,他卻絮叨了,他第一次敞開心扉,說出了所有的心裡話,此刻,他表現的不像“惡魔”,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著自己小理想的凡人。當一個一向外表冷酷、完全理性的人突然性情大變,開始含情脈脈時,這表明,他已經厭倦這個世界了,如果在人生的終點還不說出心裡話,就太遺憾了。

很多影視劇和動漫都是這個套路,而這個套路不過是現實的真實寫照罷了。以前,埃爾文數次瀕臨死亡,但他不認為自己會死,他認為自己的任務還沒有完成。但今天,他冥冥之中已經將其確定為自己的終點,他第一次願意去死了。

早已飽受煎熬的團長

利威爾明白團長的苦衷,表面上,他是冷酷無情的“惡魔”,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對士兵的生死似乎也不在乎。但其實他的內心早已是千瘡百孔,這一點,動漫中的很多細節都有表示。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在巨木森林的戰鬥中,調查兵團損失慘重,無功而返,城內的百姓紛紛指責埃爾文愧對死去的士兵。埃爾文面如死灰,可以想象他內心實際上十分痛苦。並不是真正的視人命如草芥。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還有就是在無悔的選擇oad中,埃爾文在走過死去戰友的屍體時,側眼瞥了一下,之後才緩緩離去,如果他真不在乎人的性命,他完全可以一眼都不看。

這些細節表明埃爾文只是個偽裝成惡魔的天使,他的冷酷只是為了更遠大的利益裝出來的。什麼是真正不在乎人命的人,fate中的言峰綺禮和黑執事中的塞巴斯蒂安才是,前者是個十足的變態,看到死人就高興。後者則是真正的惡魔,早已看淡了一切,塞巴斯蒂安只在乎主人的命令和契約,人類對他來說只是個有趣的觀察對象。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與他們兩位相比,埃爾文顯然不是真正的冷酷之人。我們常說“你媽和你老婆掉到河裡,你會救誰”這個問題很荒謬。但是埃爾文天天面對的,卻全都是這種糾結的問題。一方是牆內的利益,一方是自己戰友的性命,兩邊都是肉,割哪個都很疼。而調查兵團人數很少更讓他的痛苦加大萬倍,現實中的統帥,指揮的是千軍萬馬,大部分士兵他們完全不認識,因此犧牲起來心理負擔還不大。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但埃爾文不一樣,調查兵團總共就那麼幾百人,其中的大半他都認識,這意味著犧牲士兵對現實統帥來說,只是數字,而對於他,則都是在犧牲自己的熟人、朋友甚至知己。這份痛苦,誰能承受的了?而且巨人和人類實力的差距實在太大,在艾倫出現前,就算埃爾文機關算盡,也是屢戰屢敗,犧牲了這麼多戰友還毫無成果,換做別人早崩潰了(比如基斯),但埃爾文卻撐了下來。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或許,埃爾文加入兵團也是為了自己的理想——探尋世界的真相,但是實現這個理想的代價未免太大了。現實中,如果假定實現理想要犧牲自己的母親,我想大部分人都會放棄。

利威爾太明白埃爾文的內心了,他知道將他復活或許有利於人類,利於所有人,但唯獨不利於埃爾文自己。他一旦復活,會再次變為實現牆內生存的工具,不得不再次做一個又一個艱難的抉擇,而這,只會讓他更為煎熬。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另一方面,他也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或許地下室有著很多資料,但是真相永無止境,地下室前,我們希望知道敵人是誰,但之後,我們又會問巨人之力的來源。問題永遠無窮無盡,埃爾文的理想,只是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夢罷了。

既然如此,他還是安息吧!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三、滿懷希望與理想的阿明,利威爾決定成人之美

與埃爾文不同,阿明卻遠遠未厭倦這個世界,他還年輕,還有理想,他渴望與兒時的夥伴去看大海,渴望探索這個世界的萬千奧秘。

看著他,利威爾彷彿想起了自己和法蘭、伊莎貝爾的美好歲月。想起了他們過去的友誼。而阿明的理想,與埃爾文又是那麼的像,他也想去探尋真相,去看看大海到底存不存在,看看世界有多大。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利威爾暗中聽取阿明和夥伴的談話已經埋下了伏筆)

埃爾文的遺願已經完成,他已沒有遺憾,但是阿明還未看到大海,還遠未嘗到這世界的美好,他的死是不甘的。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把針劑送給遺憾更多的一方?這樣既能讓埃爾文解脫,又能讓阿明看到大海,見證世界的美麗,實現自己的理想。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自己與法蘭、伊莎貝爾的遺憾,就讓阿明的重生來彌補吧。利威爾深思熟慮下,將針劑給了阿明。

埃爾文安然的離去,徹底從現世解脫,而阿明也再次睜開了雙眼,看到了久違的大海。這一刻,理解與人情戰勝了簡單的功利計算。利威爾,做出了最人性的選擇。

再談兵長的抉擇:兵長為何選擇了阿明而不是團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