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烏龍院》:販賣情懷的套路不得人心

嘉琳

《新烏龍院》作為一部低成本喜劇電影,沒有複製《瘋狂的石頭》之類電影奇蹟,票房慘淡,收穫誠意滿滿的差評。剝開羸弱的劇情、低幼的對白、粗糙的笑料設置、網絡段子式的包袱和腦筋急轉彎,影片只剩下“情懷”2字。但可惜,對爛片已經百鍊成鋼的觀眾,已經對情懷有了免疫,不那麼好煽情了。

硬傷有2點:1,矛盾衝突設計太過荒謬,最大反派爆哥派人去烏龍院偷神石的原因,竟然是自己患有一種疑難雜症——不能和異性接觸,否則會全身血管爆開,萬分痛苦。所以,他痛苦拒絕了可愛女兒的擁抱……這樣敷衍弱智的胡編亂造,簡直太過粗魯,是在侮辱觀眾智商。觀眾不禁會問,他的女兒是親身的嗎?

商業題材搞笑,允許無厘頭,但有效運轉一定合乎邏輯,要在意料之外,且在情理之中。而這樣的設計,簡直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外。

2,情節碎片化,極其不連貫。影片講述故事,貌似有一條線索,但多次被不同的並不好笑的片段打亂,給觀影造成了嚴重不適。整部電影,如同一個個快手、抖音上的短視頻集合,毫無章法拼湊在一起。通過一群人插科打諢、狼狽出醜、刻意裝傻,來製造低級趣味。

這已經背離影片拍攝基本原則,鏡頭為情節服務,情節為故事性服務(我自己編的,別當真)。這樣敘事處理,已經失去作為一部合格影片的資格。

包括片尾,也出現了一些段子,純粹為了搞笑,不計後果不負責任的搞笑,其實只是沒有內涵和相互聯繫的傻笑而已。

電影之於文章,鏡頭之於文字,多一分則畫蛇添足,少一分則言不達意。

影片唯一出彩的地方,在於後半部分,老版烏龍院情境回放:略微粗糙的畫面凸顯出年代質感,小紅手捧鮮花站在窗前,若有所思,吳孟達抱著吉他表白,胡談亂唱,表情看上去浮誇卻也貌似深情,釋小龍和郝劭文躲在牆角偷笑。三組不同的表情切換,展示出愛情的滋味,有豐富的層次感和縱深感。

旁人笑我太瘋癲,我笑旁人看不穿。這也許就是愛情最具有魅力之處吧,羞澀帶著苦味,奔放不失張狂,餘音嫋嫋、回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