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動態模糊」之美|徠卡(下)

捕捉“動態模糊”之美|徠卡(下)

Motion Blur

能夠為影像增添平和感

動靜結合 靜中有動

讓影像充滿鮮活的神韻

達到和諧的美學造詣

1.平移

相機和物體同時移動


捕捉“動態模糊”之美|徠卡(下)

▲ Leica M9 David Patris

這張照片可以被命名為“純粹的快樂”。曾被認為是一張“廢片”,現在卻被當作“動態模糊”藝術的典範。

利用相機和物體同時移動的“平移”技術,使觀眾能夠融入被拍攝者的角色,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這種效果,需要在與被攝物運動幾乎同步的狀態下控制相機來實現。保證光線充足,利用小光圈,設置快門在1/8秒左右,這會使背景產生模糊效果,且被攝主體也易識別。

在這種情況下,一次性拍攝成功的幾率是非常渺小的,多次嘗試,會達到您想要的效果。

捕捉“動態模糊”之美|徠卡(下)

▲ Leica SL 海上A叔

平移

在拍攝對象移動時隨之平移,鏡頭保持相對靜止。產生模糊靜態背景,而移動的物體仍保持清晰。

動態模糊的程度取決於物體移動的速度、物體離鏡頭的距離以及快門速度。

2.長時間曝光

物體移動


捕捉“動態模糊”之美|徠卡(下)

當在夜晚中拍攝時,五彩斑斕的光點就會呈現出美輪美奐的線條。若沒有“動態模糊”這種拍攝手法,此效果也不會被人們“親眼目睹”。

在這張照片裡,攝影師拍攝出了摩天輪的運動軌跡。這就需要設置較長的曝光時間,以獲取足夠的感光,利用小光圈使畫面有足夠大的景深氛圍,設置低感光度確保更少的噪點。

但需要注意的是,曝光時間越長,噪點越明顯,需好好把握。

捕捉“動態模糊”之美|徠卡(下)

長時間曝光

利用長時間曝光所達到動態模糊效果,需拍攝對象在曝光過程中自然移動,保持相機穩定,所攝物體就會以線條的形式被記錄。

3.變焦效果

鏡頭變焦


捕捉“動態模糊”之美|徠卡(下)

▲ Leica S Mikhail Kirakosyan

在這幅照片中,攝影師讓城市的燈光像太陽光束一樣呈現,周圍的光束爆炸式向外擴散,從而突出了圖像中間的建築。當觀看時,會產生一種被吸引到畫面中的感覺。

拍攝這種效果的照片,需設置小光圈,從而達長時間曝光。在這段時間裡,需確保機身穩定,所以三腳架必不可少,然後以緩慢的方式進行鏡頭變焦

重要的是需提前預估好光線,並不斷嘗試鏡頭伸縮的距離,直到拍出滿意的效果。

捕捉“動態模糊”之美|徠卡(下)

變焦

利用變焦效果產生動態模糊,與其說是一種技術,不如比喻為一種戲法。它能夠讓靜態物體產生一種隱約的動感和戲劇感,當然您需要一個合適的變焦鏡頭,徠卡SL24-90或者16-35的變焦鏡頭都是拍攝的理想選擇。

捕捉“動態模糊”之美|徠卡(下)

華麗又富有衝擊力的Motion Blur攝影

為了在相機鏡頭前呈現完美一瞬

背後要經過反覆的實驗和精確的計算

然而這也正是Motion Blur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