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梓

曾憲梓

曾憲梓,男,1934年出生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中山大學畢業,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曾經在香港擔任香港特區籌委會委員、港事顧問、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貿易發展局理事等職,還是香港華僑華人總會永遠名譽會長、新加坡南洋客家總會永遠榮譽會長、中三北京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榮譽院長、廣州中山大學名譽博士、美國愛荷華威思利恩大學政治學博士。然而,對於眾多的人來說,他們知道和認識曾憲梓,卻是從一個領帶名牌——“金利來”開始的。

曾憲梓,漢族客家人,宗聖曾子後裔,1934年出生在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一個農民家庭,全家人生活一直很艱苦。曾憲梓小的時候,冬天連鞋都穿不上。全國解放後,依靠助學金唸完了中學和大學。1961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生物系。

1963年,曾憲梓經香港到泰國,僑居了5年。1968年,又從泰國回到香港。初回香港時,他兩手空空,處境艱難。為了生活,他甚至為人照看過孩子。

生活的艱難,卻萌發了曾憲梓創業的決心。他利用晚上的時間認真鑽研香港的市場狀況,發現儘管香港的服裝業發達,香港人也很喜歡穿西服,可是卻沒有一家生產領帶的工廠。於是,他拿出叔叔資助的6000港元,又騰出自家租住的房子,辦起了領帶生產廠。

萬事開頭難。起初,曾憲梓和妻子黃麗群兩人只是用手工縫製低檔的領帶。儘管夫妻兩人起早摸黑,乾得很辛苦,生意卻非常不好。經過仔細考慮,他決定改做高級領帶。他買來法國、瑞士的高檔領帶進行研究仿製,生產出了一批高級領帶。為打開銷路,他下了狠心,把第一批產品在一家商店免費供應顧客。

由於花色、款式對頭,曾憲梓拿出的這批產品受歡迎。很快,他製作的領帶便在香港小有名氣了。及至1970年,竟然已在香港十分走俏。也就在這年,他正式註冊成立了“金利來(遠東)有限公司”。第二年,他在九龍買了一塊地皮,建起了一個初具規模的領帶生產廠。

曾憲梓是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他心中的目標是要創世界名牌。他多次到西歐領帶廠參觀,學習他們的製作工藝和經營方法,然後集眾家之長,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嚴格的管理、檢驗制度,從而使“金利來”領帶逐漸佔領了香港市場,成為男人們莊重、高雅、瀟灑的象徵。

1974年,香港經濟出現了大蕭條,各種商品紛紛降價出售,而曾憲梓卻反其道而行之。他一方面不斷改進“金利來”領帶的質量,另一方面獨樹一幟地適當提高價格。結果,生意反而出人意外的好起來,當經濟蕭條過後,“金利來”更是身價倍增,在香港成了獨佔鰲頭的名牌領帶。

不僅是領帶,曾憲梓還將他的發展計劃拓展到更多的男士用品。他將這些年來己使香港人耳熟能詳的廣告詞“金利來領帶,男人的世界”作了看似簡單、實則深具創意的改動,改為“金利來,男人的世界”,又從恤衫開始,逐步推出了金利來牌的皮帶、襪子、吊帶、花邊、腰封、領結、領帶夾、袖口鈕、匙扣等系列產品,使公司和金利來牌子都走向了多元化。

在發展鞏固香港市場的同時,曾憲梓還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拓展海外市場,向東南亞國家進軍。他親自到新加坡考察,創辦分公司,尋找合作伙伴。獲得成功後又迅速把戰場擴展到印尼、馬來西亞、泰國、中國臺灣……,迄今為止,金利來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大型客戶數目已超過上千個。

“刻苦、耐勞,面對困難不畏縮,勇往直前,有智慧,肯拼搏。不要浪費時間,把握任何一分一秒,把行動思想灌注到創業發展中,這就是客家精神,也是客家魂。”在第23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開幕之際,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博士11月28日在河源闡釋客家精神。

曾老出生於廣東梅州,作為地道的客家人,他對客家人的美德非常推崇。曾老說,正是憑藉客家精神,客家人走遍天涯海角都能站穩腳跟,不僅為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還為當地的國家及地區經濟做了很大的貢獻。

客家女勤儉持家名揚中華,曾老對客家婦女更是讚不絕口。他說:“我一生中有兩個女人對我影響很大,那就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夫人。”他說,母親一生勤勞刻苦,對其教誨良多,讓他終身受益。創業之初,母親是他的鼎力幫手,他說:“之所以做領帶,是因為本錢小,可以找到飯吃。自己裁剪自己賣,母親幫忙綁領帶。早上六點起床,半夜兩點睡覺。每天要賣60條領帶才能賺50塊錢養活一家人。”談及太太,曾老非常感激,他說太太對他的事業亦有很大幫助,一家人齊心合力做大了領帶生意。

雖然事業成功,但曾老的生活至今仍保持著簡單勤儉的習慣。他說:“我小時候吃不飽穿不暖,現在也不浪費一點飯菜。我的生活很簡單,我自己吃飯一般只3分鐘,不超過5分鐘。我穿衣服也不追求名牌。我裡面的衣服都是國產的,10塊8塊就一件。我外面穿的西服都是金利來的產品。兩年前,我規定自己一天生活費不能超過30元,現在物價漲了,一天也不能超過50元。”

曾老對自己克勤克儉,對公益事業卻慷慨大方。對於此次河源承辦世客會,曾老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早在河源申辦之初,他就力薦河源,結果獲得了廣泛的響應。在世客會的兩年籌備期間,他又數次建言獻策。此次世客會,他出錢出力贊助了300萬元的財物。據瞭解,曾老對其家鄉梅州多年來的捐贈款項已達1億元人民幣,在河源也修了五所希望小學。

作為一箇中國人,曾憲梓有一顆可貴的中國心。曾憲梓在香港創業不久,就開始對家鄉廣東的教育事業及母校作出捐贈。至2007年底,曾憲梓先後捐助的項目超過800項,涉及教育、科技、醫療、公共設施、社會公益等方面,捐款總額超過6.3億港元。

1989年,曾憲梓投入100萬美元巨資,在梅州成立了“中國銀利來有限公司”,引進了4條國際先進水平的領帶生產流水線,使“銀利來”領帶首先成為中國的名牌領帶,如今銀利來領帶的年生產量已達1000萬條,營業額超過人民幣1億元。但曾憲梓明確宣佈,應當分配給他的那一部分利潤,他分文不取,全部捐獻給家鄉梅州。

他每年都以捐贈的方式,用50萬元以上的港幣幫助家鄉梅州的經濟建設,還曾捐款為嘉應學院建造教學大樓,為東山中學、學藝中學建造圖書館,為梅州中學建設人行天橋,為樂育中學修建辦公樓…他為家鄉捐助的款項已超過了1億港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