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馴服顏色?《影》調色手記分享

如何驯服颜色?《影》调色手记分享

這幾天有好多朋友問我《影》調色的事。我都有習慣記錄每部片子在調色時特別之處的細節,趁這片子正火,在這裡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希望能跟大家互相交流學習。

文章:曲思義

調色系統:Davinci Resolve 14.3

攝影機:RED WEAPON 8K 為主

拍攝素材:5K / 6K

如何驯服颜色?《影》调色手记分享

起因

最早是去年我在調趙小丁導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時候,趙老師就跟我說張導的下一部戲是以中國水墨山水畫為基調,到時候得花點時間來做做畫,聽到這個事當時的我也挺期待的,主要是自己從來沒有調過這種風格的電影,沒法想像是什麼樣子。

這片子拍完沒多久,因為要送電影節,我在去年年前就已經調了一版。第一次看到素材時非常驚訝。“濃墨飽蘸,水墨殺場” ,整個拍攝素材就非常的中國風,其實在膠片年代黑白片我也調過幾部,這種彩色攝影機拍轉黑白的也不少調,但拍攝時就是淡淡的水墨調子的還真是第一次看到。

調色經歷

在去年年前的時候,我就調了一個版本,很遺憾的是這第一版的調色我沒能掌控好基調,第一版我主要以扣膚色和消色為主,去除畫面中突出的雜色,雖然拍攝的條件就帶有黑白的水墨感,但是調完後的畫面反而顯得很不乾淨,不自然,也不協調,假假的,看得出來導演跟攝影指導都只能勉強接受,結束時攝影指導趙老師還是跟我說調子還得在找找,其實我在這第一版調的過程中也十分不滿意。

如何驯服颜色?《影》调色手记分享

第一版調色時的節點圖

第一版主要是用KEY臉的方式,但發現怎麼KEY都不乾淨,而且還有許多KEY不乾淨的噪點問題,但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就只能這樣出了。

年後,我們開始正式的調色,在調色時,大家在要保留多少顏色的問題上糾結,最後在和導演攝影指導定調確定了幾個大方向:

1.這不是黑白片,要消色,但畫面不能是黑白,在消色的過程中整體要偏向一點藍,尤於(DCI數字放映)白點的問題,會讓畫面偏到黃綠會顯髒,所以更要特別加強藍。

2.人臉的膚色保留,但保留多少,得看畫面決定,一方面是給單調的影片一個色彩,另一方面是配合導演敘事強調了”人”這個中心。

3.所有的外景保留少許的綠色,一樣是依畫面整體感覺為準。

調色步驟

在和導演定調完,開始調整後,單獨調一兩組鏡頭完全沒有問題,但順著調之後才發現難度比正常或黑白片,要高太多了!尤其是膚色要保留多少,外景的綠色要保留多少,基調顏色的統一更是複雜,因為這是彩色攝影機拍攝加上環境因素,多少會帶些雜色,在加上多機拍攝,攝影機本身色溫偏差,對這種消很多色又在特定部位帶色的調子而言,動一點變化就很大,尤其對膚色和環境的匹配更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如何驯服颜色?《影》调色手记分享

圖1

如何驯服颜色?《影》调色手记分享

圖2

如何驯服颜色?《影》调色手记分享

圖3

上面三張模擬圖可以簡單說明調色過程。

1 / 首先是消色,不完全消成黑白,大約消去百分之80左右,但膚色的部分只消去百分之50。我這次化繁為簡,就用最簡單的曲線模式直接消色,不在用Key的模式了,用這個方式調完後出預設,在用這個預設套回整個場景,開始起手調。(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前面提到拍攝上運用了多機位拍,電子攝影機本身就有色彩上的偏差,加上每個景的光不同,所以做出來的這個預設套在不同的鏡頭或場景上會有些許的色溫偏差,我用前後Node調Temp跟Tint可以輕易的做好匹配。)

2 / 是畫面整體偏藍。

3 / 因為畫面整體偏藍所以照成膚色又被吃掉了一些,用Window在被吃掉特別多丟鏡頭一樣用Temp跟Tint工具找回來些。大概最主要的工作是先做完這些匹配,當然這個片子我自己製作了幾個Lut用在各別不同的場景上面。

整部戲光做每個鏡頭的色彩匹配就花了7成的時間,這還不包括另一位調色師龔悅也在做同樣的匹配工作,一般我調片子大概只用4成的時間在鏡頭的匹配上。

場景

這個片子用調色角度可以分5個場景,大殿、山洞、竹筏大戰、外景、境州回家。

大殿

相較其他場景,大殿是最單純的景了!但也是最精典的水墨畫的景,因為內景,條件好控制,人物背景在拍攝前期就調整的非常水墨畫了,所以在調的過程中,除了之前提到的幾個重點之外,主要還是大殿環境跟屏風之間的對比跟景深做一些窗口來加強,和人物臉上的對比加強。下圖中所有的屏風都有Window,所有特寫人臉都有Window。

如何驯服颜色?《影》调色手记分享

屏風都有加單獨的Window

如何驯服颜色?《影》调色手记分享

特寫人臉都有Window

山洞

山洞這場戲最重要的就是要“黑”,所以在調的過程中加了無數個窗口跟縱,為的就是營造出“暗”的環境,山洞中有不少2個鄧超的對手戲,在兩個鄧超的膚色上也有做一些不同的處理,病態的鄧超膚色要更慘白些。

如何驯服颜色?《影》调色手记分享

兩人膚色均作了不同的處理效果

竹筏大戰

這場戲屬於外景戲,但在棚拍的,所以在光的控制上很正常,就是整場特效,主要是匹配前後景的關係,還有一個重點是竹筏上的顏色跟膚色屬同一色系,攝影指導要求竹筏的顏色要比較淡,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處理竹筏的顏色。

如何驯服颜色?《影》调色手记分享

竹筏的顏色都做了處理

外景

其實外景又能分幾場,大殿外,城裡大戰,竹林,和各別的不同外景,外景最主要的是多保留了綠,我各人特別喜歡大殿外的幾組鏡頭,有山有水,景深設計的非常完美。

如何驯服颜色?《影》调色手记分享

城裡大戰那場戲,在調的過程中稍微複雜了點,因為有幾個鏡頭是大晴天拍的,雖然做了雨,但陽光反映到各個部位,處理起來特別費勁,最後還是調的有瑕疵,還有大戰那場的血,要多重,當時也調整了幾個樣子。

如何驯服颜色?《影》调色手记分享

竹林的幾場戲最重要的是竹子的顏色要保留多少,也花了不少時間在這上面,另外一個重點是竹林的霧氣,也用了不少窗口在濃淡上面!

如何驯服颜色?《影》调色手记分享

境州回家

這場戲是一個日拍夜的戲,處理上不乏幾十個窗口跟縱,但日拍夜的戲,最主要的還是拍攝時的條件,這場戲拍的時間就是清晨與傍晚,所以沒有特別需要處理的反光跟影子,所以相對來說,簡單多了,只有鄧超推門進家的那個鏡頭,很明顯外面是白天,做了複雜處理,其他鏡頭都只是加窗口就能處理的很好了!

如何驯服颜色?《影》调色手记分享如何驯服颜色?《影》调色手记分享

上面的節點圖沒有特意的整理,看著很亂,其實大部分都是Window遮光使用

我跟導演、趙老師合作過很多次,之前的導演片子一直是通過濃墨重彩來構建情緒和表達主體,但這次在影中,化繁為簡,以黑白灰為主。大家都知道調色永遠是錦上添花,整部電影的美術設計、攝影、前期的燈光、道具等都為整個畫面所最終呈現的效果起了重要的主導作用。

總結

通常來講,當影片快做完後調色部門才會介入。對於調色師來講,上游部門給我什麼素材,我就用什麼素材調色這是一個無可厚非的事情。

但是隨著現在機器的進步,後期物料的升級(Dobly Vision、Imax)後期設備的革新,整個流程的設計,整個項目色彩管理,其實只有調色師最清楚怎麼來去設計流程能夠最大程度的保持畫面的損失最小。

因為我一直有遺憾,一直沒有真正的用原始拍攝文件來進行過Dobly Vision的調色。造成這樣的問題在於調色部門每次都介入的太晚了,特效鏡頭標準、色彩空間標準已經制定好了,導致整個電影流程不可逆。

我真心的希望未來調色部門在整個項目開始前就能和攝影指導、特效公司、製片公司確定好整個流程的交接製作標準。現在的調色師不單單是一名調色師,還要變成整個項目技術的管理者,特效的檢查者,母版的負責人。

調色沒有完美的,但這部電影的畫面,我覺得完成度已經相當高了!因為片子剛上,有些對比鏡頭對比的畫面不宜流出,日後有機會我會辦個分享會跟大家分享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