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趙剛三次拔槍怒射,最後一次射程最近,意義卻最重大!

電視劇《亮劍》中,政委趙剛三次驚豔亮槍,三次斬獲人頭。

第一次,李家坡之戰,三次中距離射擊,三次斃敵,咱老李不得不刮目相看。

第二次,五百米遠距離狙擊日軍迫擊炮手,一槍爆頭,咱老李一個月沒喝酒,但對趙剛佩服的五體投地。

第三次,也就是題目中的這一次。

《亮劍》中趙剛三次拔槍怒射,最後一次射程最近,意義卻最重大!


與前兩次中遠距離秀槍法的表現不同,這一次近距離射擊(室內,射程以釐米計,掏出手槍背後襲擊)體現的是趙剛優秀的決斷能力和心理素質。

那是在淮海戰役的戰場上,趙剛擔負的任務是籌劃、配合國軍廖運周部起義。

廖運周本身在大革命期間加入過共產黨,後來奉命潛伏在國軍陣營內,與上級採取單線聯繫方式,為共產黨隊伍提供了多次重要情報。

解放戰爭打響後,廖運周多次要求起義反正,但都沒有遇到合適的機會,鑑於廖運周在國軍隊伍裡擔任高級軍官職務(110師師長),上級指示他,要等待最合適的時機,爭取在軍事上、政治上都能起到最大化的作用。

淮海戰役中,解放軍把黃維兵團關進了口袋陣,黃維從下屬兵團中挑了四個主力師實施突圍,廖運周的110師被“幸運”選中,擔綱突圍任務。

廖運周及時把情報傳遞給了上級,上級意識到,這一次就是等待了很久的起義最佳時機,便派出人員與廖運周聯繫磋商起義進程。

《亮劍》中趙剛三次拔槍怒射,最後一次射程最近,意義卻最重大!


亮劍中的趙剛就是被解放軍派去執行這個任務的關鍵人物,按照電視劇交代,趙剛與110師副師長“陸少遊”還是老同學。

趙剛與廖運周等人正在110師部緊鑼密鼓的籌劃之際,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造訪師部,他是黃維兵團督戰部主任史一全,本人有軍統背景。

史一全先問,為什麼110師正在準備和分發乾糧和彈藥?

廖運週迴答:110師正在準備突圍,此乃例行公事。

這時候的趙政委來不及退避,只好站在主角們身後鎮定觀察,他身穿國軍制服、配少將軍銜,試圖不顯山露水,能轉身就轉身,能低頭就低頭。

但史一全在回身之際,注意到了趙剛的存在,突然發問:這位是......?

趙剛保持鎮靜,並未搭茬,他知道,這時候搭話的不應該是他,果然陸少遊打起幌子:他是十八軍的趙副師長。

十八軍是胡璉手下赫赫有名的骨幹部隊,此役之前,對陣時幾乎保持不敗戰績。

史一全馬上表示十八軍裡的少將級軍官我都認識啊,哪兒出來這麼一人?

趙剛仍然鎮定,回答說自己是從四十軍剛調任的。

為了避免雙方的尬聊,廖運周只好拍桌子解圍,這位趙將軍是我的客人!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趙剛心裡也明白,這位史一全已經懷疑上他了,心裡已動了殺機。

史一全見勢不妙,訕訕的告退。

趙剛哪裡容得史一全走出大門,掏出手槍從背後來了一槍,史一全應聲倒地,隱患拔除。

《亮劍》中趙剛三次拔槍怒射,最後一次射程最近,意義卻最重大!

110師起義立時進行,“突破”瞭解放軍防線,進入解放軍陣地後,其炮兵部隊當天反戈相向,向包圍圈中的黃維兵團開火。

淮海戰場上,110師五千餘人的起義,對包圍圈中的國民黨軍隊的心理作用影響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