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死工資」拖垮的我們,在未來可能都是下崗者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多年不見的朋友,大學畢業後,因為父母的期待以及自己對安穩的渴求,考了老家縣城的公務員,從此一直規規矩矩待著。年薪不高,大概一年10萬塊,只能算吃穿不愁,在當地買了套房,供著樓,這一輩子都不敢有大動作了。老婆說想去國內旅遊,都得精打細算好幾天。女兒說想留學,把他嚇得個半死。就這樣一蹉跎,十幾年過去了。

十幾年在當今時代裡,意味著諾基亞已經倒閉了、蘋果已經出到XS了、90後都被視為中年人了、離婚率高到令人瞠目結舌了、華為清退35歲員工了、自媒體人一年賺幾千萬已經是常事了、不少90後都已經融到了第二輪資金……不禁讓人感嘆:時間過得太快,時代變化太快……”

那些被“死工資”拖垮的我們,在未來可能都是下崗者

南朝有個典故,叫爛柯人。講一個叫王質的人,到山中打柴,觀仙人對弈,不知不覺,一天過去了,他下山來,發現滄桑鉅變,已然物非人非,而手中的斧頭已經腐爛了。事實上,你覺得過了一天,人間已過了千年。

因為,“穩定的工作”還有一種神奇的本領,將你的意志馴化。你會由反感、不適,到接受、適應,到成為它本身。所謂的穩定,正在困住你的未來

那些被“死工資”拖垮的我們,在未來可能都是下崗者

農耕社會的需求,年輕人和父輩們在擇業時,都會以“穩定”作為第一參考因素。因為,風險少,意味著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但這種思維顯然已經不適應當今社會了。風險少,意味著增幅少。增幅少,意味著敵不過通貨膨脹。敵不過通貨膨脹,意味著財富的貶值和資產的虧損。

因為,工資是線性增長的,而房價卻是指數級增長。僅靠死工資不值得驕傲在新舊交替的衝擊中,人工智能正在飛速發展。快遞員可能被取代,律師可能被取代,作家可能被取代,甚至專業技能更高超的工種,都有可能被取代。在未來,都可能是下崗者。

那些被“死工資”拖垮的我們,在未來可能都是下崗者

那麼,還在拿著死工資的我們,該如何去應對這個殘酷的未來現實呢?你只有為自己賦能,抓住一切可以創造財富的機會,爭取把死工資盤活,讓資金髮揮利益最大化,才不會讓你在未來的生活中被現實拖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