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故事」你的存在,是希望的光|渡過

「陪伴故事」你的存在,是希望的光|渡过

前幾天,一位求助者找到我,留言只有簡單一句話: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有問題想諮詢。

這讓我感覺到她的不一樣。對這位目標明確、不願透露過多信息的求助者,我能不能給她相應的幫助?

帶著疑問和好奇,當晚我聯繫了她。簡單互相自我介紹後,她主動敘述了自己。

(一)

她今年31歲,15歲時出現幻聽,休學半年;20歲又出現軀體症狀,還有恐懼、麻木、強迫等,持續2年,痛苦不堪。但隻身在外,不想讓家人擔心,也沒想向朋友傾訴,就自己一個人獨立忍受與承擔。

我聽著心不覺得揪緊了。這個女孩,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一個人扛,讓我心疼。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一句話:“我想把我的物質能量轉化為一束光,一束沒有詩意,只是物質性存在的光。這樣,也就沒有了死亡和病痛。”

我似乎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影子。我也曾在我的墓誌銘,想象著寫上一句話:我希望自己成為一束光,這一束光卻是溫暖與力量。

每個人的經歷與環境都不一樣,自我邏輯分析的結論當然也不一樣。經過思考去探索的,才會是自己所認可的。

她學習很好,但自我評價喜歡鑽牛角尖,追求完美和嚴謹;她有太多的話,太多的感受,但沒有人能夠理解她。

更多的時候,是我在聽她說,與她感同身受,去理解她的世界。

(二)

完成線上陪伴的第二天,她又約我線下見面。兩個陌生人,因為有相似的經歷,通過“渡過”的“陪伴者計劃”,在現實中走到了一起,真感覺這是一個緣分。

會面是在一個安靜的餐廳,光線不太明亮的角落。她站起身來和我打招呼。我發現她特別高特別瘦,穿著黑色的短西裝外套,更顯得單薄。不由得說了一句:“你好瘦呀!”她低下頭說:“哎,原來最瘦的時候才八十多斤。現在好些了。”

隨後,她打開了話匣子,談到了她的性格、工作,驚恐發作的經歷,關於自我治療的方法論與世界觀等等。

她一直低著頭,淡淡的燈光打在她的頭上。我看不到她臉上的表情。她一直在回憶,在描述,語言流暢清晰,尋找最恰當的詞表達自己。如她所說,她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不願意隨波逐流,而在自己的情緒中糾結膠著。

其實我也是典型的理工女,我與她的感覺更貼近了。在她停頓的空隙,我脫口而出一句話:“所有的痛苦,你都自己一個人扛著,真的十分心疼你。”

她的頭低得更低,聲音有一些哽咽。我想應該是,很久沒有人跟她說這一句話了。

她特別貼心地說,她驚恐發作時候的那些體驗,就不和我細說了,怕影響我的情緒。

慢慢地,她抬起了頭。我們之間有了目光交流。在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絲光亮。

我簡單地表達了我的感受。我說,你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沒有問題,問題是你總是責怪自己,追求完美主義。每一個人患病後都想找到根源,但每個人的經歷、環境與性格都是不同的,不要總是自責,這隻能讓自己痛苦。

(三)

隨後,我和她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我第四次抑鬱發作時,開始吃藥,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症狀。等症狀基本控制,恢復日常條理與邏輯能力後,我得以維持正常的工作、生活、學習,去尋找與我一樣曾經抑鬱的同伴,才發現並不是我一個人這樣孤獨的。

其實,抑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可怕和嚴重。我說起我如何在抑鬱症同伴互助活動組織中發揮自己的經驗與優勢;同時在分享自己的故事時,感受到封閉的心向外打開,得到他人的理解與支持。這就是“自助助人”的最初體驗。

後來,我說到我在一個知名的社區,開始獨立組織公益活動的經歷。這時,我看到她投來認可與讚許的目光,她說她也欣賞做公益的行為。我們越聊越投機,有了更多共同的觀點與感受。

分別時,我們的對話是這樣的:

“謝謝你跟我說這麼多。也許,我並不能完全體會你所有的感受。”我說。

“還好,”她頓了一下,“挺好的。”

我說:“你讓我感覺到,我的經歷是有意義的。”

“我佩服你能做公益。”她說。

我說:“我只是分享我自己一些真實的經歷與想法。”

她馬上接過來:“真實的,最能打動人。”

我們互相微笑,握手告別。

在她分別的眼神裡,我看到了一束光。我想對她說:這束光不是她所描述的沒有知覺的物質的存在,而能通往希望與光明。

我們是在平安里地鐵站分手的。我衷心地希望,她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進入平安的歷程。

當晚,應她要求,我把發在“渡過”的文章傳給她。她很快回復說,她也想給“渡過”投稿,分享自己的經歷,去結識有緣人。

這讓我十分欣喜。以我自身的經歷,我知道傾述與分享是療愈的第一步。如果下次見面,我很想給她一個溫暖的擁抱。

(四)

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也是孤獨的。但請你相信,你依然可以找到與你有相似經歷的同伴。

在你開始學會傾訴,學會分享;大家互相共鳴,互相陪伴——這樣匯聚在一起的光與熱,就能夠溫暖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這就如同“渡過”的使命,也是我們這個“陪伴者計劃”的初衷。

相關文章:

【陪伴故事】“沒事,這不怪你”

短期是診治,長期是成長,全程是陪伴

◀掃描關注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本公號圖片除註明外皆由張進所攝。文字、圖片版權均為作者和公號所有,未經同意禁止商業應用。本公號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