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一座「燈塔」

從毛頭小夥到雙鬢斑白,從工務系統一名機械鉗工,到鐵路橋樑專家和“大國工匠”,他堅持所選,幹自己所愛。入行38年完成華麗轉身,讓相伴的事業和人生的價值,得以無限延伸,讓毫米不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鐫刻在隴東山區的鐵道線上,他就是定西工務段橋隧工陳忠祥。(人民鐵道)

人的一生就像是在大海中艱苦航行的船舶,茫茫大海,無邊無際,想要到達彼岸,不只要經受住狂風巨浪的無情拍打,更要在迷茫中找到自己心中的那座指引方向的“燈塔”,向著“燈塔”的方向苦苦作舟,目標就會不斷的接近,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

陳忠祥就是我們廣大青年學習的榜樣,他像燈塔一般聳立在生命彼岸,指引著無數船舶向他靠近,尋找到人生的歸途。他用38年的時光將榜樣的精神在千里鐵道線上無限延伸,他用38年的職業生涯向我們完美詮釋了“毫米不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人生意義及職業追求。青年不應該碌碌無為、不應該迷茫蹉跎,就像陳忠祥所說的那樣:“當工人就要當最好的工人!”,只要肯努力,在以後漫長的時光中等待我們的將是一段有意義的精彩旅程。

從毛頭小夥到銀髮滿頭,從一名機械鉗工,到鐵路橋樑專家和“大國工匠”,樸實而淳厚的面容上留下歲月雕刻的痕跡,雙眼不時閃過智慧的光芒,平實中自帶著一股“倔勁兒”。面對日本進口的空壓機突然“趴窩”停止工作,在老師傅一籌莫展時,陳忠祥勇於站出,一句簡單的“我試試”背後是他暗下的決心。一遍遍拆裝,一次次實驗,邊比對邊琢磨,即使滿身機油都不曾放棄,最終攻克難關找到病因,為順利完成任務節省了時間。這是在陳忠祥身上看到的擔當精神,狹路相逢勇者勝,敢於拼搏是英雄,遇到難題不退縮,誓克難關上高峰。想成功就要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勇氣和“不是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的毅力。

蘭州鐵路分局、蘭州鐵路局工務系統大比武個人全能第一名,全路第四屆青工技術大比武第八名,走過了59座橋樑、37座隧道,檢測了近萬個橋樑支座,對156公里隧道進行逐米敲擊檢測,檢查出橋樑問題5343個,隧道方面問題22097個,並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逐一整治。一次次與難題摩擦碰撞出靈感的火花,一項項技術創新在他手中推廣應用,58歲的年齡依然衝鋒在崗位一線,致力傳幫帶,培養下一代,在延綿無盡的鐵道線上不斷播撒著智慧的種子,這是我們在陳忠祥身上看到的“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風範。

有了燈塔的指引,黑夜不再黑暗,旅途不再孤獨,人生不再迷茫,前進的腳步變得更加從容,生命的旅途也會格外精彩絢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