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式早茶:茶樓點心師傅必學的5種皮類的做法,學會就可以創業了


餃子皮:主要以高筋麵粉為主,根據自己的需求再搭配一點別的麵粉,不加別的粉也是可以的,我個人做的的餃子皮會搭配少許的糯米粉,這樣的的餃子皮吃起來沒有那麼硬,然後用溫水和麵,麵糰偏硬一點點,隔夜效果更好。餃子皮的適用性很強,一般的煎餃、煎餅都可以用餃子皮來做,煎至兩面金黃色即可,香噴噴。

粉果皮:這個也是水晶類的餃子皮,材料和水晶皮一樣的,就是配方和操作方法不一樣,一般用來做粉果類,所以我們的叫法是粉果皮,做好的粉果皮不用像水晶皮那樣用刀拍薄,而是用擀麵杖擀薄的做法,會比水晶皮軟一點點,拉扯度更強,可以運用到很多,一般水晶皮操作不了的手法,用粉果皮就可以輕鬆搞定,所以學會一道粉果皮的製作還是很有必要的。

水晶皮:代表產品非蝦餃莫屬了,生粉和澄麵粉製作而成的水晶皮,現在也有水晶粉可以搭配使用的,但是我並沒有使用,效果已經槓槓的。水晶皮可以做很多種餃子,列如香茜餃、玉米餃、菠菜餃、蝦餃、豆苗餃等,餡料不一樣,水晶皮都是那種,在案板桌面上用拍皮刀用力拍薄後包入餡料,此皮的拍皮步驟頗為辛苦,需要一定的功底才能操作自如。


包子皮:我們通常叫做“衣士皮”,"衣士“是我們對酵母的一種通俗的叫法,意為一種簡單的酵母發酵的包子皮,這種包子皮只適合蒸著吃,但是蒸熟之後可以煎一下也是不錯的食用方法。適用於流沙包、豆沙包、奶黃包、生肉包、核桃包、素菜包等,只需要把顏色、餡料或者是造型換了就可以做成不同的包子,可見其的運用之廣泛。

叉燒包皮:叉燒包分為老種包皮和嫩種叉燒包皮,還有一系列不用種的叉燒包,古老的做法就是用老種叉燒包皮的做法,老種的叉燒包皮需要提前把種做好,發酵到一定的時間然後加入麵粉、白糖做成的,做好的包子可以直接蒸,不需要發酵的,吃起來會有一種香甜味,看起來很自然,只是很少茶樓用這個做法。而嫩種叉燒包和現在一下新型的不用種的叉燒包皮做法,包好餡料需要發酵一定的時間才可以蒸,賣相很好看,但是沒那麼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