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您跑過嗎?老照片裡看京城全民健身40年

無論是清晨還是黃昏,京城的路邊、公園、小區、操場上,常常能看到奔跑者的身影。跑友步履輕盈地掠過街頭巷陌,為這座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城市代言。

“北马”您跑过吗?老照片里看京城全民健身40年

2018年9月16日,2018北京馬拉松鳴槍,3萬名選手從天安門廣場出發,踏上征程。 李繼輝攝

就在上個月,第38屆北京馬拉松在天安門廣場歡樂起跑,3萬多名跑友在金秋的北京分享健身帶來的快樂。有誰能想到,1981年北馬創始之際,僅有86人參賽。如今這項國際田聯金標賽事年年刷新國內馬拉松報名人數紀錄,今年首次突破11萬人,需通過抽籤分配3萬個參賽名額。單單從這個數字的變化上,就能反映出跑步運動在京城蓬勃發展的態勢,人們對健身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加深。

“北马”您跑过吗?老照片里看京城全民健身40年

1979年,北京市春節環城賽在天安門廣場起跑。賽程只有短短的13300米。 胡敦志攝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群眾健身意識不斷增強,跑步這項看似簡單的運動也在悄然變化。被尊稱為“馬拉松爺爺”的74歲北京老人鄧乃龍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自己跑步穿的是兩塊五一雙的“白網鞋”。如今,老人穿著上千元的專業跑鞋,佩戴著先進的電子設備繼續奔跑,凡是北京舉辦的大小路跑比賽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北马”您跑过吗?老照片里看京城全民健身40年

1990年,北京首次舉辦亞洲運動會。 李士炘攝

路跑賽事大受歡迎,是因為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比賽只是一時,對於許多北京的健身者來說,跑步早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黃穎女士今年是第一次參加北京馬拉松,她體態健美得益於多年的跑步鍛鍊。由於工作單位臨近“北京十大最宜跑步地點”中的三個:北海公園,故宮和後海,黃穎進行跑步鍛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曾經的皇家禁苑奔跑,體驗感是無與倫比的,這是最具京味兒的運動場所。“中午來跑跑,下午工作有精神。下班來跑跑,晚上吃飯睡覺香。”堅持運動後,黃穎體會到工作效率和精神面貌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通過跑步結識的正能量朋友越來越多,相互鼓勵和督促,天天都開心。

“北马”您跑过吗?老照片里看京城全民健身40年

滑冰是冬季裡北京市民最喜愛的一項運動,這是兩個小朋友在北海公園的湖面上滑冰,摔倒再站起來。 馮文岡攝

全民健身活動繁榮開展,市民身體素質不斷增強。截至2017年,本市達到中等以上鍛鍊強度的人數近650萬,《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率高達89.2%、優秀率19.2%。在北京,適合群體健身的各類運動場所越來越多,投身其中的市民不計其數。健身中心生意火爆,預約課程有時要排起長隊。

“北马”您跑过吗?老照片里看京城全民健身40年

2015年3月,清華附小一冰球隊的小運動員們進行集體訓練。隨著本市逐步引進冬季體育賽事,冰球、滑冰等項目逐漸成為青少年們競相參與的課餘活動。 本報記者 饒強攝

冰場、雪場數量、質量大大提升,冰球、花樣滑冰、滑雪體驗應有盡有,冬季運動早已不是從前在後海滑冰那麼簡單。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類項目都有著大量的忠實愛好者,業餘選手水平和專業選手的水平差距也在日益縮小。

“北马”您跑过吗?老照片里看京城全民健身40年

1979年,三里河第三小學黨支部組織學生開展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這是學生們在跳繩。 王寶琴攝

“北马”您跑过吗?老照片里看京城全民健身40年

2009年8月10日,百名市民在什剎海荷花市場前感受“動感單車”健身,加入社區全民健身活動,參加者既有十五六歲的青少年,也有六十歲的白髮長者,他們選擇以這種特殊的方式紀念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一週年。 戴冰攝

10年前,北京成功舉辦了2008年奧運會。10年後,冬奧會又進入了“北京週期”。作為世界上第一座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將舉辦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北京濃厚的體育氛圍感染著千萬民眾,而老百姓積極投身全民健身活動又使這座城市顯得活力滿滿。

“北马”您跑过吗?老照片里看京城全民健身40年

10月6日北京日報《慶祝改革開放40年奮進腳步——雙奧之城,活力四射》

---------------- The End -----------------

文字:王笑笑 陳嘉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