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前幾天那篇《合格的中年老母親就是要“三觀不正”》的文一發(點擊藍字即可查看),好多人都說感覺我特別漫不經心,感覺我的生活中充滿了歡樂和陽光(當然也有人說我不負責任,好吧,這個後面說)。

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我只想說,你們怎麼這麼容易被騙千萬別被假象迷惑了。

雖然,大多數時候我的生活常常是一地雞毛歡樂無比的。但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

作為一名三觀不正的中年老母親,和大家一樣,我其實很多時候也是很絕望的。尤其當發現家裡那個原本可愛乖巧的“絨絨雞”到了青春期變成一隻好鬥的“掉毛小公雞”的時候。我的心情也是很凌亂的。


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來看看我和掉毛小公雞的對話你們就知道為啥了:

我 (驚訝):你不用微信?這可是非常普及的網絡溝通軟件了。你不是有個微信號嗎?

我們人人都用微信,你怎麼不用微信呢?

掉毛小公雞:媽,你是不是覺得不用微信很落後?

我(特別擔心他感受到了我的居高臨下):不是,不是落後,是覺得要是你不和人交流有點怪怪的。你難道不要和朋友在網上交流嗎?

掉毛小公雞:媽,我在用QQ。我和同學都用QQ交流。

我(鬆了一口氣並帶著掩飾不住的自信):QQ啊,這個已經好久沒人用了。老媽的QQ是7位數。我用QQ的時候還沒有你。你們年輕人怎麼會喜歡用QQ的?

掉毛小公雞:媽,你知道嗎?我們00後的宗旨就是:不和媽媽輩的人用同樣的東西。

我:.......(此處請自行腦補一位中年老母親屹立在風中任憑雨水打在臉上的尷尬)



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絕望的中年老母親上網苦苦搜索,想知道掉毛小公雞他們這群新新人類到底是怎麼了?網上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掉毛小公雞他們,居然如此鄙視我們這一輩用的東西。這是我沒想到的。一股絕望襲來,我真不知道如何和這樣的新新人類相處。

又忽然想起,掉毛小公雞鄙視爸爸刷某音的場景。怪不得有一次我問掉毛小公雞,別人都刷某音你為啥不刷?他答,老爸愛看,我當然就不想看了。還補充了一句,老爸那叫啥品位啊。

啊~啊~啊~~~不知道爸爸聽到這個,會不會用頭撞牆。

遙想當年,掉毛小公雞還是一隻可愛的小絨絨雞的時候,爸爸送他去幼兒園。他自豪的把爸爸拽到他朋友們面前宣佈:這是我爸爸。他能一個手把我舉起來。他力氣很大的......

可是,如今......難道只剩下鄙視了?

掉毛小公雞接著說,他只看Bilibili。

我:啊,什麼?再說一遍?一個字一個字說,bi怎麼寫的,li怎麼寫的?這是什麼軟件?(絕望的中年老母親再次默默百度

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雖然我是個三觀不正的中年老母親,但還是非常清楚要重視孩子教育的。為了扭轉這個讓人絕望的局面,決定和掉毛小公雞進行一場深刻的關於人生話題的促膝談話,我決定要影響他的思想!!!

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我等著掉毛小公雞打完遊戲,我們進行了以下談話:

我:兒子,咱們談談三觀吧。

他:你確定要和有中二病的人談三觀?

我:啊?啥叫中二病。沒聽說過。

他:老媽,你怎麼連中二病都不知道。名詞解釋中二病:…………(我還是沒聽懂)


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中二病,網絡流行詞,該詞源於日本,“中二”即初中二年級的意思。顧名思義,“中二病”指的是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為是的思想、行動和價值觀。隨著這個詞在網絡上的廣泛運用,“中二病”現在主要指那些自我意識過盛、狂妄,又覺得不被理解、自覺不幸的人,尤其是那些“成形的價值觀與尚未脫離的幼稚想法互相混雜”的成年人。)

我(強撐繼續):那你們有中二病的人也該有三觀啊,來和媽談談吧。

掉毛小公雞:我覺得,你要謹慎和人討論三觀。因為,你再過十年回看現在的思想會覺得很幼稚。除非你不進步。

我:啊…………(此處請再次自行腦補一位無比絕望的中年老母親屹立在風中任憑雨水打在臉上的尷尬)



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掉毛小公雞簡單一句話就終止了一場我苦心準備的,深刻的關於人生話題的促膝談話。留下了絕望的老母親獨自惆悵。

雖然我是個三觀不正的中年老母親,也和大家一樣,我也有著一顆容易受傷的心靈啊。我和掉毛小公雞好幾個回合下來,屢戰屢敗。這種絕望不是一點點的。

但是!優秀的中年婦女最優良的品質不就應該是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下!



......

然後默默做個記號,下次繞道走嗎?


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我思前想後,暗自盤算著自己要繞著走哪條路。既然不能直接和掉毛小公雞談人生了。我選另外一條路,換個角度看問題:這娃好厲害,我這麼能說的人都說不過他,他的功力不是一般般啊。這娃未來定能成大事兒!!!

自從換成這個角度了, 掉毛小公雞越來越自信開朗,更願意和我瞎嗶嗶他那些事兒了。

自從換成這個角度了,我發現自己一直小瞧了掉毛小公雞,他有好多優點,他那麼與眾不同。

自從換成這種角度了,我忽然發現自己的絕望和焦慮都沒有了。

自從換成這種角度了,我對掉毛小公雞越來越愛。

而我能感覺到:這就足夠了。因為只要他有信心,一切對他來說都不是難事兒。

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逐漸的,一位普通的中年老母親,忘記了理想,忘記了教育,甚至放棄了好多原則,總結出了各種“三觀不正”的認識。從此我把掉毛小公雞當成我的人生導師,我的偶像。

以上基本說清楚了一名“三觀不正”的老母親並非“漫不經心”其實一直是“心潮澎湃”的。

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關於那篇文的留言我還想多說幾句。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在上篇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

“對於像我這種三觀不正的老母親來說,娃上初中英語成績還沒好轉,老師說現在升學形勢是隻有一半人能上高中,你娃英語成績這樣怎麼考得上高中?我心中暗暗盤算,我娃要是遊戲能打成專業級別是不是就不用上高中了?”


有人後臺留言問我:隊友能不能接受孩子游戲打到專業級別,然後考不上高中?

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雖然我三觀不正,對於這個問題,我還是有明確的觀點的。(當然提問者的關注點是隊友是否會和我不一致,這個問題答案是,我家隊友三觀和我基本一致)

正如我回答中寫的:不接受,難道要掐死嗎?

我真想好好說說這個話題:

不接受,那我能幹啥?拔劍自刎或者傷害孩子的事兒我都幹不出來啊。

當結果已經出現的時候,任何人是沒有資格說接受不接受的。

這個就像生孩子。等孩子出生了你才說你不接受,不想要了,有用嗎?當初誰讓你沒用杜蕾斯的?當初誰讓你不及時吃毓婷的,當初誰讓你不趕緊去手術的?歷時那麼長,有那麼多機會改變結果,你都沒做,最後,結果出來了,你簡單一句,不接受?


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雖然我三觀不正,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我的答案和大家一樣,不想接受啊。考不上高中,這又不是什麼好事兒,我當然不想這事兒攤我頭上來。

雖然我三觀不正,但不是弱智啊。只是我更懂得,當結果已經發生的時候,其實不接受已經沒用了。

我們要做的是對過程用力。而不是對結果糾結。

關於對過程用力,常見問題如下:

主任,我兒子每天看電視打遊戲,我管還是不管?(提問者認為管就是用力,不管就是不用力。)

先容我吐一口老血,然後擦乾嘴巴再說話。


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我真想揪住提問者的耳朵拉起提問者的小手,讓他先從上帝的神壇上下來。

一邊走,一邊咬牙切齒語重心長地說:你以為你是上帝嗎?麻煩你趕緊和我一起往下走,往下走。我們和孩子站在一個地平線上來看這個問題。

好多人都以為自己有兩個選擇:管or不管。

可是我想告訴大家,現實他其實沒有給你兩個選擇,你只有一個選擇!

聽到這裡有人會跳起來對我說,我可以管啊,我怎麼就不能選擇管了?我還整不了一個孩子嗎。我把手機沒收,把電視砸了,網線剪斷。

那我只好呵呵了。你可以這樣。然後呢?你的孩子可是智慧生物。千萬不要小看他。他不是機器人,他有的是辦法對付你的。

手機常見應對方案如下:

1、搶手機然後把自己鎖到衛生間不開門。

2、你不在家時候把奶奶手機拿過來看。

3、偷偷攢錢買個手機,平時藏起來,等你不在就拿出來玩。


電視常見應對方案如下:

1、隨便跑到一個飯店,點一碗麵,要求老闆把遙控器拿過來。

2、假期跑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親戚同學家看。

3、把手機問題解決,就不用看電視了。

(當然,你的娃比我還機靈好多倍,好多招數你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知道)


明目張膽地把網線剪斷這招最狠,也最危險。這是會徹底招來仇恨的,親子關係從此就別談了。網絡外面到處都有,你是希望他放學了瞞著你在一個未知的不安全的地方蹭網,還是在家裡安全的上網?

粗暴的剪斷網線後有兩種情況需要注意,第一種就是孩子容易抑鬱(動不動發脾氣,動不動就哭,不和家長交流)。第二個注意點是:家長平時吃飯之前建議你先讓家裡的家禽吃上一口。家裡尖銳的工具最好藏起來。

我說的一點不危言聳聽。到底是一個選擇還是兩個選擇,欺騙不了自己的。

有人會說:不管,那要你這個父母幹嘛?

答:一邊待著也比搞破壞強。

我就想問一句,你管得住嗎?今天能管住,明天呢?你要管到什麼時候?

別忘了娃的青春期就是用來對付咱們的啊。

如果那是一場大火。有人明知自己沒有能力滅火。衝進火裡找死。

如果那是一場大火。有人明知自己沒有能力滅火。他淡定地把還沒燒到的可燃物全部轉移,切斷大火蔓延之勢。然後看著大火盡情燃燒後自然熄滅。(不顧周圍一堆人說他不負責任,三觀不正)

機智如你選哪個?

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有的人又會說,不管,難道就真的啥也不做嗎?

我沒說啥也不做啊。你先能做到不管了(別老衝進火裡好不好?)才能考慮做其他事情。前面的第一個饅頭還沒吃完,就想直接吃最後一個,想快點讓自己飽了嗎?你這三觀比我還不正呢啊......

作為一名三觀被迫不正的老母親,我真想告訴大家,如果不經歷絕望,永遠不知道自己其實只有一種選擇。如果不清楚自己其實只有一種選擇,那麼一定會經歷各種絕望。


那個“三觀不正”的老母親又來了——養娃就是要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有一種絕望,叫被迫“三觀不正”。

有一種境界,叫徹底“三觀不正”。

馬迪,華為工程師背景,上海某軟件企業創始人,現任執行總裁。兩個男孩母親。尹建莉父母學堂的輔導員導師(金牌輔導員)被用戶稱為:“婦女主任” 、 “馬大帥” 尤其擅長處理各種親密關係,備受用戶喜愛。對於教育,她觀點鮮明,勇敢實踐,意志堅定,不斷總結歸納,突破自我。 她崇尚實事求是的接納自己和周遭一切。用愛對待一切可愛之人。努力找尋思想上的侷限,努力突破思想侷限,樂於把想法實現,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