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一生幾乎戰無不勝,卻曾輸在自己好友手裡,竟虧掉了上百億

李嘉誠一生在商場上,幾乎是戰無不勝。李嘉誠的長江集團自從1972年上市,每一年都實現了盈利。長江的市值也從最初的2億,變成了全系總市值達到了萬億的水平,旗下如今控制了22家上市公司。

李嘉誠一生在商場上經歷了無數的戰役,即使是不可一世的怡和洋行最後還是輸在了李嘉誠手裡。不過李嘉誠一生卻也曾經失敗過,而且對手也是他最好的朋友。

李嘉誠一生幾乎戰無不勝,卻曾輸在自己好友手裡,竟虧掉了上百億

許多人都知道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曾經錯賣了一個互聯網巨頭的股份,導致李家少賺了幾千億。不過這一次投資內部有一些不可告人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財務投資。而且當時這筆投資只是少賺,並沒有虧錢。

李嘉誠最大的失敗是在80年代跟李兆基的美麗華酒店收購戰。80年代的時候,李嘉誠在香港迅速崛起。70年代末,李嘉誠在包玉剛的幫助下,收購了和記黃埔,實力大增。

80年初,李嘉誠在地產上先後蓋了4大屋村,大賺了200多億。李嘉誠還趁著市道不好,收購了香港電燈跟赫斯基能源兩家公司。

李嘉誠一生幾乎戰無不勝,卻曾輸在自己好友手裡,竟虧掉了上百億

李嘉誠當時在地產上面,非常強勢。當時在香港的拍賣會上,李嘉誠被許多人稱為金手指。因為李嘉誠一出手就必須投中,李嘉誠也被不少媒體稱為是擎天一指。由此可見,當時李嘉誠的勢頭之猛。

李嘉誠在香港,跟鄭裕彤、李兆基等人是最好的朋友。大家年紀差不多,實力也相當,而且又一樣是起家於地產。當時李兆基的實力也非常猛,他不僅在香港開發房地產,還大舉投資日本的債券跟內地的國企,同樣大獲成功。

李嘉誠當時在房地產開發上,有兩個思路。第一個是在拍賣會上買地蓋樓,另外一個思路就是收購一些舊公司,然後利用旗下的物業拆掉來蓋樓。李嘉誠收購和記黃埔的目的就是如此。收購和記黃埔之後,李嘉誠僅僅利用黃埔船塢改成的黃埔花園就大賺了50億。

李嘉誠一生幾乎戰無不勝,卻曾輸在自己好友手裡,竟虧掉了上百億

李嘉誠收購了香港電燈之後,也利用了港燈旗下的一些舊物業,拆掉重蓋。李嘉誠這個套路可以說是屢試不爽。隨後李嘉誠又盯上了香港著名的美麗華酒店。美麗華酒店是楊志雲創辦的。美麗華在香港擁有好幾家酒店,而且酒店的位置都是位於核心地段。

楊志雲當時剛剛去世,他的幾個兒子無意發展酒店業,所以打算賣掉酒店各自發展。李嘉誠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如果通過資本市場買下美麗華,然後把旗下的酒店拆掉,改成出租物業,或者蓋成住宅出售,都將大賺一筆。李嘉誠開始積極跟楊志雲家族接觸,並且提出了優厚的條件。

這個時候楊志雲的小兒子卻不希望李嘉誠把酒店給拆掉,他希望李嘉誠可以保住酒店的招牌。

李嘉誠一生幾乎戰無不勝,卻曾輸在自己好友手裡,竟虧掉了上百億

李兆基知道到這件事情之後,就偷偷找到了楊志雲的遺孀。李兆基跟楊志雲當年的關係非常好,兩個人曾經一起在香港經營金鋪。

李兆基瞭解到了楊家的真實意圖之後,卻沒有說出自己的收購意圖。李兆基要等著楊家的人主動來找自己。當時香港有實力收購美麗華酒店的富豪屈指可數。幾天之後,楊家的人真的來找李兆基了。

李兆基穩坐釣魚臺,等楊家的人說完了之後,才提出了自己的條件。最後楊志雲的兒子以半價的價格,把美麗華酒店賣給了李兆基。李兆基也信守諾言,一直沒有拆掉酒店,一直保持著美麗華酒店的招牌。如今美麗華酒店的市值超過了百億。

李嘉誠一生幾乎戰無不勝,卻曾輸在自己好友手裡,竟虧掉了上百億

李嘉誠也因為李兆基背後給了一刀,而少賺了上百億。這件事情之後,李嘉誠跟李兆基也是心存芥蒂。不過如今30年過去了,兩個人也早就相逢一笑泯恩仇。李嘉誠這一代的企業家,已經逐漸凋零,在鄭裕彤去世之後,他們又少了一個知己好友。

如今李嘉誠跟李兆基更是珍惜還活著的朋友。這可是比財富還更加珍貴。李嘉誠一生幾乎戰無不勝,卻曾輸在自己好友手裡,竟虧掉了上百億,其實李兆基一直是李嘉誠一生最大的對手,好像林丹跟李宗偉一樣。當然李嘉誠是林丹,李兆基是林宗偉。李兆基跟李嘉誠交手,輸的多,贏的少。不過在去年,李兆基終於在年終的排名上超越李嘉誠,成為了香港首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