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口聲聲提倡「挫折教育」,可是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挫折教育嗎

人這一輩沒有不經歷挫折的,有人認為經歷挫折好,經歷挫折可以讓人成長的更快,更有人認為,孩子必須要經歷挫折,如果沒有挫折可經歷,那麼大人可以人為的讓孩子經歷挫折,因為這是促進孩子心理成長的好方法,於是,“挫折教育”應運而生。

所謂挫折教育,就是,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家長要趁機傾聽孩子的訴說,然後鼓勵孩子,為孩子提供心理安慰和支持,以此來加強孩子的韌性和抗打擊能力。

很多家長認為,成人的世界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孩子長大後遇到挫折是難免的,不如從小培養孩子的抗打擊能力。例如,有位家長為了給了孩子經歷一次挫折,竟然在孩子上課期間去學校,告訴孩子自己和媽媽離婚了,要孩子從爸爸和媽媽兩人中選擇一個。

口口聲聲提倡“挫折教育”,可是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挫折教育嗎

我想說的是這位家長太無知了,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去給創造挫折,這無疑是給孩子徒增煩惱,百害而無一利。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說過:兒童只會用自己的思維去看待世界。兒童的思維和大人是很不相同的,用大人的思維去衡量和考驗孩子的思維無疑是錯誤的。

如果父母沒有很好的理解什麼是“挫折教育”,那就不要去趕時髦,湊熱鬧,實際一點,給孩子解決溫飽問題,然後多陪陪孩子就很好了。

有的家長會說,那不行,我們小時候連最基本的吃飯都是問題,其他挫折可想而知,所以我們小時候有很大的前進動力,最起碼要擺脫這種貧困生活。可是現在的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有一點讓他們憂愁的事,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這樣是不行的,必須給孩子創造壓力,創造挫折。

口口聲聲提倡“挫折教育”,可是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挫折教育嗎

但是有這種想法的家長有沒有考慮過,一個人如果物質匱乏,那麼他的目標是擺脫是這種物質匱乏的生活,但是如果一個人物質條件優越,那麼他的目標會更上一個層次,要遠比擺脫物質匱乏來的遠大高尚。

挫折教育不是故意給孩子出難題,就是上文中的爸爸,騙孩子說自己和媽媽離婚,讓孩子兩者中選一個,這是挫折教育嗎?這是對孩子的一種折磨,因為,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都是孩子的至親,孩子哪個也不捨得離開。

挫折無處不在,但是挫折教育不是故意難為孩子,家長要正確理解挫折教育的真正內涵,例如,一個平時總是考第一的孩子,如果這次考試考了第二名,這是挫折,家長趁機給孩子鼓勵和支持,讓孩子正確認識成績下降的原因,這是挫折教育。

我們都要明白:挫折教育,說到底是一種教育,不是挫折,它的核心是教育。

口口聲聲提倡“挫折教育”,可是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挫折教育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