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聯合浙江大學定出山茶油國際標準

常山聯合浙江大學定出山茶油國際標準

日前,記者從常山縣浙江常發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獲悉,由浙江大學和浙江常發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的《美國食品化學法典(Food Chemicals Codex, FCC)油茶籽油標準》[(編號:CAS:(225233-97-6)]日前已獲美國藥典委(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 )批准出版發佈。

“油茶籽油(山茶油,Camellia Seed Oil)是用我國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油茶樹(Camellia oleifera abel)果榨取的純天然植物油,而我國南方和西南地區栽培油茶歷史已有2300年以上。由於油茶籽油與橄欖油同樣為優質木本堅果食用油,兩種油的化學成分,尤其是脂肪酸成分含量與比例非常類似,並具有類似的營養健康功能,因此被稱為東方橄欖油。”浙江大學教授沈立榮說。

常山聯合浙江大學定出山茶油國際標準

過去,山茶油曾以“東方橄欖油”之名被陸續出口到美國、英國等地。僅2011年,“常發”公司就向美國等歐洲國家出口近100噸的山茶油。然而,當時的美國營養學、藥典行業目錄上尚未有山茶油這一產品。山茶油在國際市場執行的只是通俗油脂判定標準,很難體現出其真正價值。同時,鑑於現有國家標準、浙江省地方標準等標準的檢測特徵指標過於簡單,缺乏有效的打假鑑別檢測方法,容易被走私廉價果渣橄欖油等假冒。如何提高山茶油在國際上的認知度,讓客戶吃上 “定心丸”?作為全國油茶行業的龍頭企業,“常發”開啟了從“中國製造”向“中國標準”“國際標準”的角色轉變。

自2011年以來,浙江常發糧油食品有限公司與沈立榮教授團隊、中國林業科學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和美國藥典委中華區總部合作,開展了以真實性檢測技術為基礎的《FCC—油茶籽油標準》制定研究。

“一流企業做標準,得標準者得天下。”“常發”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僅是送檢測標本這一項,企業就跑了八趟。特別是沈立榮教授,先後兩次奔赴美國藥典委總部,開展交流對接和研究工作。

常山聯合浙江大學定出山茶油國際標準

“這個油茶籽油標準獲得美國藥典委批准出版發佈,我們就能把常山山茶籽油推向世界,讓更多的人認識山茶油,吃上這個健康油、放心油。”浙江常發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洪剛表示,多年來公司一直秉承“工匠精神”,致力於打造全民生態健康的植物油。

據介紹,該項研究過程中改變了以往標準研發主要從市場和加工企業採集成品油作為檢測對象的方法,採用以油茶果實和橄欖果實為主要檢測樣本,成品油為輔助樣本的可靠策略。從浙江和江西等油茶主產區採集了22種油茶果實,從四川廣元地區採集了4種鮮橄欖果實,加之從產地企業採集的商品油茶籽油,進口商提供的商品橄欖油為樣本,開展了脂肪酸、多酚類和甾醇類成分的全面檢測和成分含量分析比較,確定β-香樹脂醇為代表的5個甾醇成分為油茶籽油的特徵組分。

常山聯合浙江大學定出山茶油國際標準

最後,美國藥典委通過對來自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南、廣東、廣西、雲南等省19家企業的油茶籽油樣品和其它食用油的檢測驗證,將浙江大學研究團隊建立的油茶籽油特徵成分檢測方法納入新建《FCC—油茶籽油標準》。

美國藥典委前副總裁和中華區總裁,專家學者胡江濱博士對《FCC—油茶籽油標準》制定成功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中國與美國核心競爭力的差別,關鍵在於美國掌握了很多行業標準。《FCC-油茶籽油標準》的發佈實施為油茶籽油提供了國際權威性真實性檢測方法,將使我國油茶籽油的國際認可度和影響力得到極大提升。同時,保障了採標企業產品質量信譽,不斷推動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的提高,更有助於促進油茶產業的發展和油茶產地農民經濟收益的提高。

美國藥典委發佈的這一標準對常山油茶產業有什麼意義?據瞭解,美國藥典委的標準在美國由藥品與食品管理局 (FDA)強制實施,全世界有140多個國家(地區)也在制定和採用這些標準。這也意味著,今後,山茶油有了權威的國際標準,有了真實的國際“身份”

常山聯合浙江大學定出山茶油國際標準

“美國藥典委標準門檻很高,大部分企業將目光瞄準市場,但‘常發’卻注重科技創新,為全國乃至世界山茶油提供了標準。”沈立榮教授說,

這個標準能使那些假冒偽劣山茶油在國內外中高端市場無處遁形。

隨著“常發”的國際聲譽鵲起,企業也在加緊拓展國內外市場。下一步,公司還將在杭州等省會城市建立營銷團隊,增強常山山茶油的市場競爭力,實現助農增收致富。

記者:鄭月紅 汪芳

常山聯合浙江大學定出山茶油國際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