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來訪暨南大學,引爆暨大學術熱潮!

9月26日上午,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大學人類發展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顧問委員會主席詹姆斯·赫克曼教授應邀來訪暨南大學,做了題為“China's Investment in Skills”的公開講座,並與暨南大學學生面對面交流。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出席並表示,學術大師對大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希望此類高層次學術合作推動暨南大學經濟學科邁向國際化和更高水平。

這是赫克曼教授第四次暨南之行,吸引了來自校內外1200多名老師、學生、校友等各界人士參與。

諾貝爾獎得主來訪暨南大學,引爆暨大學術熱潮!

(講座現場)

講座中赫克曼表示,過去40年中國取得的飛速發展,得益於物質資本投資與大批中等技術水平勞動力的貢獻。而如今,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壓力越來越大,中國政府愈加重視人力資本投資,培養大量高素質的勞動力應對老齡化挑戰。從2000年左右開始,中國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增長非常迅速。但是人力資本投資僅僅關注高等教育是不夠的,更需要重視的是學前教育。

此外,不同地區的人力資本投資與投資回報存在巨大差異。以城鄉差異為例,雖然城鄉收入差距有所縮小,但依然非常明顯,更為顯著的是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的差異。有很多研究表明城市的教育回報高於農村,城市中擁有城市戶口的人教育回報高於擁有農村戶口的流動人口。原因在於農村地區教育水平、產業基礎都不健全,投資回報得不到很好釋放。

諾貝爾獎得主來訪暨南大學,引爆暨大學術熱潮!

(赫克曼演講)

赫克曼認為人口流動推動了經濟增長,但隨著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教育資源變成了稀缺資源。在農村有很多的勞動人口進入城市,但他們的子女因為不能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權利而成為留守兒童,2010年這些流動人口子女佔17歲以下兒童數量的35%。如果再看一下這些留守兒童的家庭結構可以發現他們的父母、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都很低,這種貧困會形成代際傳遞。政府應該採取一些措施,通過學前教育人力資本的投資來提高教育的回報。赫克曼認為在目前的環境下,開放城市民辦教育市場,增加流動人口子女在城市上學的可能性不失為一種有效策略。

宋獻中在致辭中說,赫克曼教授的每次到來都能在暨南園裡掀起一股學術熱潮,可見學術大師對於一所大學的意義有多麼重要。他還介紹了赫克曼和經濟與社會研究院的合作經歷,尤其是今年6月成立的“芝加哥-暨南人類發展研究聯合計劃”,該聯合計劃作為“學術自貿區”,結合了雙方的優勢資源,將通過國際化的運作方式,搭建一個對標國際的學術平臺。希望此類高層次學術合作推動暨南大學經濟學科邁向國際化和更高水平。

諾貝爾獎得主來訪暨南大學,引爆暨大學術熱潮!

(宋獻中致辭)

講座之後,赫克曼與經濟學相關專業的6位優秀學子進行了面對面交流活動。同學們向他提出了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例如放開二胎政策、機器學習、性別不平等等話題。赫克曼循循善誘,耐心解答。

諾貝爾獎得主來訪暨南大學,引爆暨大學術熱潮!

(面對面活動現場)

本次活動系“大師暨南行”系列活動,由國家外國專家局和我校主辦,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與國際交流合作處承辦。

(經濟與社會研究院 武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