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民宿,去晒秋

万里归来颜愈少,此心安处是吾乡

毕业后,几经辗转我回到了老家——篁岭,

从此便在这里安下了一个小家。


找个民宿,去晒秋


粉墙黛瓦,飞檐翘角

远处,青山绿水,近处,晒秋作画

古村的样子,总是轻易的就能让我着迷

找个民宿,去晒秋


找个民宿,去晒秋


我每日穿梭在古村的大街小巷

把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步一景

用文字记录下来

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村庄的美丽

如此,我便也很满足。

找个民宿,去晒秋


六百多年的古村落造就出的民宿是有多么的神奇?

每个老宅的历史,每个人物的故事,我都想用我的笔与你们娓娓道来。


找个民宿,去晒秋


这是外婆家的老房子

如今也已经是篁岭一百二十多栋民宿之一了。

找个民宿,去晒秋


典型的明清徽派建筑

一楼是个驿站,二楼便是客房

走进老屋,还能忆起小时候的在这里嬉戏玩闹的画面。

找个民宿,去晒秋


精细的木雕、独具特色的刺绣、竹编的床头靠,还有精细准备的文房四宝,婺源人尚文,房间将当地的民俗与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

找个民宿,去晒秋


找个民宿,去晒秋

推开窗便是万亩梯田,将建筑与景观完美的融合,让人顷刻间回归自然。

找个民宿,去晒秋


找个民宿,去晒秋


在篁岭,每一栋民宿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改造的时候,以保护为主,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

设计出不同的主题风格

找个民宿,去晒秋


找个民宿,去晒秋


民国房、文革房、亲子房、猪圈改造的渔屋房.....

找个民宿,去晒秋

找个民宿,去晒秋

▲主题房——渔屋


找个民宿,去晒秋


找个民宿,去晒秋


▲主题房——文革风

找个民宿,去晒秋

找个民宿,去晒秋

▲主题房——民国风


这里的人将这些老房子改造的民宿统称为晒秋美宿,这是对篁岭村百年来晒秋习俗的传承。

找个民宿,去晒秋


找个民宿,去晒秋


而现在的篁岭,慢慢的被秋色点染。

屋前屋后高高架起的竹晒匾,承载着秋收的喜悦。

晒秋景正美。


找个民宿,去晒秋


找个民宿,去晒秋


朋友经常和我说,压力太大了,想要逃离生活。

我想我很幸运,在篁岭安家。

朝晒暮收,晒台话桑麻。



找个民宿,去晒秋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寻一处归宿,安放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