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愛在左情在右(文

美文|愛在左情在右(文/楊如雪)

這是冰心贈葛洛的一段話:愛在左,而情在右,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揮,不覺得悲涼!

那麼,以人來狹義地區分,愛在左,左是心臟,佔重要位置;情在右,右傷而並不危及生命,但血肉相連,歡痛亦深。

愛一個人並不見得對其他人無情,不見得喪失其他美麗事情可喚起的你對整個世界的熱情關注。愛他,才有花前月下的美景,才有細雨飛雪的心情。

如果白髮老人不能喚起我們的柔情,天真的兒童不能打動我們的憐惜之心,臉上長著蝴蝶斑的孕婦不能讓我們產生由衷的敬意,那麼,異性之間的愛就是某種動物的東西。

“愛”無“情”的輔佐,恰如一顆失去王冠的頭顱,少了應有的尊嚴,又像一朵光禿禿的花兒,沒有枝葉相映成趣的韻致。

愛屋及烏。愛之深,責之切。人無完人,你可以愛,也可以恨,但你決不可冷漠。

美文|愛在左情在右(文/楊如雪)

在滾滾紅塵中,我們認識了,相愛了,我們不希望永遠漂泊,於是我們要了婚姻。

我們有了一個溫馨的家。家中有了一個知疼知熱的伴侶。兩人世界裡,我們發下了永結同心的誓約。在誓約中,我們將白頭偕老。

但是,我們終生的幸福並不由此決定。

人間的幸福若有十分,倒有八分和外在的世界關聯密切:

如果我們失信於人,我們會暗暗負疚;如果我們傷害了朋友,我們會有負罪的感覺;如果我們只因獨佔對方的願望而使他冷落了親生父母,我們會欠下一筆債務;如果我們聽到落水的聲音佯裝不聞,我們會變得醜陋;如果車禍發生在深夜,我們撇下垂危的傷者掉頭而去,我們在世人眼中會變得面目可憎;如果歹徒強姦了一個少女,我們卻袖手旁觀或悄悄溜走,我們的靈魂在上帝面前將永世不得超生!

試想,一個負疚負罪、醜陋而面目可憎,同時又欠著債且永世不得超生的人,怎麼會有人愛他?在這世上又怎會有幸福可言?

若是男人無俠骨,女人無柔腸,他們之間怎麼會有美好的愛情?

美文|愛在左情在右(文/楊如雪)

愛在左,情在右。愛是高尚的道義感,深厚的社會責任,分分秒秒的公德心,以及從空氣中產生的幸福感受。

我在文章中經常讀到的是:一個陌生人幫助了另一個陌生人,當受助者表示感激之情時,施助者卻說,多少年前的一天,我也曾在困境中得到陌生人的救援,當我向他表示感謝的時候,他卻說,不用感謝,將來的某一天,你救助了另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那就是你對我最好的答謝。現在,我想起那個人,想起他對我說的話,我請求你做同樣的事。

愛心是一個火炬,一個接一個向前傳遞。

愛在左,而情在右。從廣度上講,愛在西方代表一個有教養的文明紳士,在東方的中國就叫雷鋒或徐洪剛,年代和名字會陳舊,但事蹟卻依然光可鑑人。

美文|愛在左情在右(文/楊如雪)

愛在左,而情在右。在我們相愛之前,我要對你提出幾點要求,我要對你說出那愛的《聖經》裡《舊約》和《新約》。

愛經的舊約是忠貞不渝;愛經的新約卻是:在這世上,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對朋友不自私,對長者不侮慢,對壞人不容忍,憐惜兒童像憐惜花朵,愛護女性如愛護姊妹,對弱者伸出援助之手,對惡行揮動你正義之劍。

愛在左,而情在右。隨時播種,隨時開花,踏著荊棘,而不覺痛苦,有淚可揮,不覺得悲涼!

——這樣的爰永遠年輕。

美文|愛在左情在右(文/楊如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