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2017年紐約佳士得春拍,日本藤田美術館變賣自家珍藏的中國藝術珍品31件,總成交額高達人民幣18.11億元。可見,藤田美術館的中國藝術品收藏都是精品、都是極品。那麼究竟它是何方神聖呢?一起來看看!

商晚期 安陽 青銅饕餮紋方尊

成交價: 37,207,500 USD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商晚期 安陽 青銅饕餮紋方尊


其中一件南宋著名文學家、畫家陳容的作品《六龍圖》,成交價3億人民幣。

《六龍圖》最開始是乾隆爺的個人收藏,並在畫作中留下乾隆、石渠寶笈、古稀天子等15處鈐印。此卷代表了南宋時期畫龍的最高水平,在中國繪畫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石渠寶笈記載 陳容六龍圖

成交價: 48,967,500 USD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石渠寶笈記載 陳容六龍圖 水墨紙本 手卷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細節圖


藤田美術館對此次變賣的解釋是,籌措資金用以美術館修繕,並表示未來收藏方向將主要側重茶文化和日本藝術。

但是無論藤田美術館怎麼變賣,都不會出售曜變天目。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日本藤田美術館藏 曜變天目

曜變天目是日本茶道器具,本就地位頗高,更是國寶級文物。

藤田美術館收藏的這隻曜變天目,從德川家康開始,一直保存在德川家族,直到1918年,被藤田平太郎購入,藏至今日。德川家族開幕府以統治日本約二百六十五年,是繼鎌倉,室町幕府之後,最強盛也是最後的武家政治組織。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德川家族創始人德川家康

建盞在日本不僅僅是普通茶具,還是皇者的象徵。日本現在收藏的3只國寶級的曜變天目,都曾是日本古代統治階層的所有物。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靜嘉堂美術館 藏 曜變天目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大德寺龍光院 藏 曜變天目

曜變天目屬於黑瓷,青黑底色,深沉而靜止,釉面上斑斕的流光,變幻無窮。雖為人作,宛若天成。

日本足利將軍所收藏的中國寶物記錄冊《君臺觀左右賬記》記載:"曜變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君臺觀左右賬記》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藤田美術館藏曜變天目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藤田美術館藏曜變天目


何為“曜變天目”?


對於古董收藏愛好者來說這早已是耳熟能詳的一件寶貝,那麼它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時期福建建安水吉窯出品的一種黑釉建盞。所謂“曜變”即燒紙成功的黑瓷器物能在光照之下煥發出黃、藍、綠、紫等光芒。南宋文人的閒情雅趣其一就是鬥茶,我們熟知的李清照和她的丈夫就喜歡鬥茶猜謎,而這曜變天目茶碗剛燒製出來時就是用來鬥茶的。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劉松年(宋)《鬥茶圖》


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的傳世孤品,後來流傳至日本。日本人十分喜愛我國這一寶物,茶碗內部花紋圖飾更是令他們讚歎不絕,甚至被日本人命名為“碗中宇宙”。確實,碗中因自然燒製而呈現出的深藍色圖案彷彿令人聯想到自己正處在海邊凝望著璀璨的夜空。另外之所以此碗能成絕世珍寶,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倘若將之置於黑暗之中,碗內的耀斑會閃出略顯妖異的光芒,顏色變幻莫測,讓人有置身宇宙之感。而碗直徑才僅僅12釐米。

國寶為何流入日本?

目前公開的存世曜變天目茶碗僅有3只,均藏於日本。分別位於: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日本龍光院、日本藤田美術館。(桑心……)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東京靜嘉堂曜變天目-天下第一碗 口徑:12.2CM 高度:6.8CM 等級:1951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大阪藤田美術館曜變天目 口徑:12.3CM 高度6.6CM 等級:1953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京都大德寺龍光院曜變天目 口徑:12.1CM 高度:6.6CM 等級:1951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

要說為何如此珍貴的國寶都傳入了日本,其實無論在古代的哪個朝代,中日兩國貿易交往都異常頻繁,日本當年大量採購我國唐朝名物,只要是我國的商品,進入日本幾乎不需要門檻。因此當年恐怕也是日本的大量購入,導致我國國寶的流失。

“曜變”的判定依據是什麼?


一、具有斑核,且有聚成群落的趨勢


曜變的斑紋乍看上去與油滴、兔毫迥異,但並非毫無關聯。

曜變最為直觀的兩個特徵是它的光暈和斑核。

斑核看上去像“空心的油滴”,油滴是斑點內有色彩,斑點外全黑,而曜變則相反,斑點外包圍著色彩,斑點內則無彩。故此稱為“斑核”。

而且曜變的斑核並非油滴斑那種均勻分散的狀態,而是會有幾個大小不同的斑核聚成一群的趨勢。不同的曜變盞,聚落趨勢會有差別。

藤田美術館所藏曜變盞與靜嘉堂藏曜變盞的聚落趨勢就有程度之別,後者的聚落比前者更為明顯。

▼如圖1-1,左圖為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曜變建盞(下文簡稱靜嘉堂藏曜變盞),聚落很明顯,可以直接分成幾個區塊;

右圖為藤田美術館藏曜變建盞(下文簡稱藤田藏曜變盞),看似不易直接分區,但分佈有疏有密,且疏密位置隨機,依然有群落感,只是群落範圍稍大些。而圖1-2的油滴斑紋則是均勻分散的狀態,沒有任何群落。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圖1-2,日本館藏宋代油滴盞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二、具有隨光線角度改變顏色的彩色光暈


第一點中提到,曜變盞的斑核外必然包圍著彩色光暈。這個光暈的色彩不是死板的、固定的,而是會隨著光照角度的改變,變幻出不同的輝彩。如靜嘉堂輝彩為藍、紫、黃等,藤田輝彩為藍、藍綠、紫等。

在自然光與室內光下觀察,也會有不同感覺。

曜變的神奇吸引力,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這變幻莫測的輝彩。

▼如圖2-1,日本NHK電視臺拍攝的曜變紀錄片中,藤田藏曜變盞在光線下轉動的表現(在自然光下觀看更佳)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圖2-2,左圖為展館內普通熒光燈下的藤田藏曜變盞,右圖為攝影棚內專業布光下的藤田藏曜變盞。體現出不同光線下的色彩變化。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三、部分光暈會帶有兔毫狀線條


前文說過,曜變並非孤立與兔毫、油滴之外,而是有一定關聯。如果一位工藝師燒不好油滴、兔毫,必然也燒不好曜變。

從藤田、靜嘉堂所藏曜變盞細節觀察可看出,它們的光暈並非完全連續的一片,而是有些線條的,看著像“兔毫狀的彩光”。

▼圖3,強光下的藤田美術館藏曜變細節,放大後可看部分光暈是帶有毫紋的,也有光照後的晶瑩感。靜嘉堂藏曜變、杭州出土的曜變殘件從細節看也有類似特徵。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四、一次上釉、一次燒成


這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近年日本已經將國寶曜變進行化學分析,從科學角度證明,國寶曜變是一次上釉,一次燒成,且不含任何有害重金屬,其多變的輝彩,是安全無毒,且自然形成的!

鐵繫結晶釉形成的自然窯變斑紋,是建盞作為黑釉瓷之翹楚力壓群雄、獨步天下之本。

兔毫、油滴都是鐵繫結晶釉的傑作,是一次上釉、一次燒成,曜變當然也是這樣。

因此要是有一隻盞想證明自己是曜變,就得先過這一關。

五、鐵胎、高溫燒成


曾有段時間,因建窯遺址未出土類似標本,有人懷疑曜變是否是建窯燒製。其實根據胎骨特徵就能判斷,曜變出自他窯的可能性極低。

後來經過鑑定,國寶曜變盞確定為宋代建窯燒製的作品。

而宋代建盞都需要符合鐵胎、高溫燒成(1300°左右甚至更高)兩個條件,曜變亦然。(溫度低的生燒品屬於次品,不算在內)

如果有人拿低溫彩瓷或非鐵胎的瓷器跟你說這是“曜變”,也屬於在唬人。

六、幹口極少,口沿潤澤有金屬質感


曜變盞屬於在極致的氣氛下燒成的產物,幹口都窄而潤,且光照下有金屬光澤,整隻盞玻化都很好。

▼圖4,靜嘉堂藏曜變盞,光照下口沿金屬光澤很明顯。


日本美術館寧賣三億的《六龍圖》以營生也不賣中國天價國寶建盞!



七、斑核形態保持近圓形的卵狀


曜變盞不但幹口極少,玻化佳,且斑核形態也保持得近圓形,少有拉長的狀況。

從多方面特徵來看,曜變盞在入窯前,定然胎釉用料都極為講究,入窯後,需要極好的氛圍、極為恰當的時機才能燒出。

它在藝術風格上,不僅兼具點、線、面的多重幾何美感,更在此基礎上升華出神秘多變的輝彩。吸引各國陶藝師為破解曜變燒製之謎付出心血。

謝謝大家讀完全文!

交流 建盞,可以添加筆者私人V:132750995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