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金魚從哪裡來?它們已畸形到連祖先都不認得!

在內陸居民的生活中,最熟悉的魚類估計就是金魚了。

這種色彩豔麗的觀賞魚,只需一缸就能給房間增色不少。

不過若想從它們身上一窺魚類暢遊海洋的英姿,就不太容易了。

畢竟在這種“人造之物”身上,許多魚類應有的特徵都已消失。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少在野外見過金魚的原因。

除了被豢養在魚缸內,金魚幾乎無法用笨拙的身體在野外存活。

其實從各種食物到寵物,很少有一種生物會像金魚一樣被人類改造得如此徹底。

僅僅根據我們的慾望與幻想,它們就被雕刻、選擇了幾個世紀。

從過去暗淡無奇的普通魚類,演化成五彩斑斕、各式各樣,甚至畸形的模樣。

奇葩金魚從哪裡來?它們已畸形到連祖先都不認得!

奇葩金魚從哪裡來?它們已畸形到連祖先都不認得!

奇葩金魚從哪裡來?它們已畸形到連祖先都不認得!

奇葩金魚從哪裡來?它們已畸形到連祖先都不認得!

有不少人總會誤會金魚的祖先是鯉魚。

畢竟色彩豔麗的錦鯉,與金魚同為池中物,也極具吉祥寓意。

但事實上,金魚的祖先,卻偏偏是最樸素無華的野生鯽魚。

是的,就是餐桌上最常見的那種。

無論哪一點,都無法將其與造型誇張、色彩鮮豔的人類寵兒金魚聯繫在一起

最早在1928年至1934年間,我國陳楨教授在金魚雜交實驗中就發現了一個事實:

任何一種金魚都可以與野生鯽魚雜交,併產生可育後代。

這個實驗首次證明了金魚與鯽魚不存在生殖隔離,親緣關係極為密切。

之後,科學家更經過胚胎髮育對比、染色體組型分析等進一步研究表明,金魚就是由中國鯽魚而來。

在分類學上,金魚並非一個獨立物種,而是與鯽魚同屬一個物種(Carassius auratus)。

奇葩金魚從哪裡來?它們已畸形到連祖先都不認得!

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讓灰頭土臉的鯽魚脫胎換骨成奪目的金魚?

物種演化的八字真言是“基因突變,自然選擇”,而金魚演化則是“基因突變,人工選擇”。

這與平時繁育寵物狗的手段如出一轍,只不過人類對金魚的改造更為極致與劇烈。

經過中國人幾百年的打造,金魚已失去了鯽魚的任何單一外表特徵。

從體色、體形、頭型、眼型、鱗片、背、尾、臀鰭等,基本上從頭到尾徹底換了一條魚。

每時每刻,自然界的生物都會發生著各種不可預測的變異。

鯽魚向金魚演化的最原始突變,就發生在體色上。

無數的鯽魚中,偶爾出現一條色彩出挑的金色鯽魚,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根據現存史料,這種“紅鯽魚”最早的記載是在我國晉朝(公元265-420年間),距今1600年

只是那時中國傳統還比較迷信,對色彩奇異的金鯽魚仍有種不可知的敬畏感。

別說是養了,就算是不小心捕捉到的食用魚,也會選擇放生。

為了更好的行善積德,唐代官府更設立了許多專門的放生池(放生池中還有其他生物,例如龜鱉類)。

這種放生模式,也使金色鯽魚由野生進入了半家養狀態。

直到半個世紀後,才開始有人首次築起金魚池,將金鯽魚豢養在內僅供玩賞。

宋朝吳越國刺史丁延贊,就是歷史上最早人工養殖觀賞金魚的人。

此後,一些達官顯貴也紛紛模仿,設私人花園造池養魚,以觀魚為樂。

野生的鯽魚,從此徹底進入了家養狀態。

因避免了與放生池中的野生鯽魚雜交,金魚也出現了金黃、銀白及花斑等三種花色。

奇葩金魚從哪裡來?它們已畸形到連祖先都不認得!

當然,並非人人都有能力搞這麼大個池子養魚。

想追趕潮流的老百姓,則開始到搗騰盆和缸,開始了大規模的盆養金魚階段。

到明朝嘉靖時(1546年),民間飼養金魚已經十分普遍了。

別看從池養到盆養都差不多,其實這可是金魚家化史中最重要的轉折點。

金魚外形,正是從這段時間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盆養生存環境的壓力,金魚的形體生理也會隨之改變,並通過人工選擇間接地影響到了遺傳。

在野外,為了能夠快速遊動躲避天敵、尋找食物等,魚類的體型一般都會呈流線型。

但到了狹小的缸中,金魚迴旋餘地也受到了空前的限制,只能緩慢的遊動。

當然,金魚也沒必要快速遊動了。

在主人的保護下,它們不但避免了天敵的追殺,也日漸依賴於人工投餵餌食。

所以新產生的基因變異,也在人類的細心呵護下更容易被保留下來。

那時,古人就已懂得有目的地選育適應魚盆生活的個體了。

而這種人工選擇,也促使了金魚的整個形體演化,並形成各個新的品系。

此外,鯽魚的染色體有100條,屬於四倍體,基因重複機會多,新基因出現的概率也大。

在短短几百年時間內,原來適用於快速遊動的長扁體型,也變成了悠閒的短圓體型。

原本平直的單尾型也演變成了長且闊的叉尾型,有的尾鰭變成多葉;

有的眼睛則呈水泡狀突出;有的則頭頂長出大片頭瘤...

奇葩金魚從哪裡來?它們已畸形到連祖先都不認得!

如果此前的變化源於無心插柳,那麼十九世紀中期以後則屬於刻意為之。

清代以後,有生意頭腦的養魚人已開始有意識地對金魚進行人工雜交與定向選種。

在這種情況下,金魚品類可謂白花齊放。

也正是這個鼎盛時期,金魚被批量傳入日本,再在世紀末傳入歐洲各國。

現在世界上所有金魚的根,幾乎全都源於中國。

所以金魚也被稱為“東方聖魚”。

目前,中國就有超過300多個品種的金魚。基本上長得越稀奇,特點越突出的金魚就越名貴。

雖有些特點如體色、色斑等,對生存是既無利也無害。

但也不難看出,金魚絕大多數的變異,對其野外生存能力都是有害的。

如短圓的身型、各種花哨的尾型,都不利於金魚的遊動。

其中,光尾型的變異就分成了近十種,有單尾、雙尾、上單下雙(三尾)、垂尾、扇尾、蝶尾...

而蛋種金魚的典型特徵——背鰭缺失,則讓其容易失去平衡,遊得猛會栽跟頭。

短圓胖的身材,患上失鰾症致死率也高。

各種花樣的頭瘤,實質為變薄的表皮細胞層不斷分裂增生,並被疏鬆的結締組織和粘液所填充。

但無論是高頭、龍頭、虎頭、獅頭、鵝頭...統統都是金魚的累贅。

這種病態的贅生物,不但加重了金魚頭部、腮蓋的負擔,還會影響到金魚的呼吸。

他們遊動變得困難,也無法強勁水流動的衝擊。

奇葩金魚從哪裡來?它們已畸形到連祖先都不認得!

奇葩金魚從哪裡來?它們已畸形到連祖先都不認得!

奇葩金魚從哪裡來?它們已畸形到連祖先都不認得!

奇葩金魚從哪裡來?它們已畸形到連祖先都不認得!

奇葩金魚從哪裡來?它們已畸形到連祖先都不認得!

只是在人類的細心呵護下,這些畸形的特徵並不會對的金魚生存造成影響。

它們只需要靜靜地待在水中,除了吃就是遊,其基因就能保留下來,一代傳一代。

金魚被培育出來,給人類帶來快樂,人類則饋之以優越的生活。

然而體態變異太大的金魚,很多都難以壽終正寢,依然過早死亡。

而人總是貪新厭舊的,多年以後還會喜歡這種病態的玩物嗎?

但慘遭淘汰的金魚,卻已經無法迴歸自然了。

奇葩金魚從哪裡來?它們已畸形到連祖先都不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