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老頭揣著廢紙去政府詢問,領導一看,趕忙問:該給您多少錢

近些年有個很流行的說法,說“欠錢的是大爺”,充分展現了在債務關係之中借款人究竟有多麼被動與無助了。對於一般朋友而言,確實是如此,但對於政府和民眾而言,卻不一定,畢竟有誰能想到一張幾十年前的,連貨幣單位都不一樣的欠條,竟然會得到兌現?

山西一老頭揣著廢紙去政府詢問,領導一看,趕忙問:該給您多少錢

事件發生在三十年前的山西,新中國成立之後,一位當地的農民拿著白條去往政府部門,上面詳細記錄了在戰爭期間,解放軍向這位老農借債的數額。這張欠條引起了當地有關部門的重視,在專家的協助之下,鑑定出來這張欠條竟然是真實不作偽的。

山西一老頭揣著廢紙去政府詢問,領導一看,趕忙問:該給您多少錢

於是在老農在政府人員的詢問之下,緩緩道來一段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故事。

那時候八路軍還在革命期間,打仗打得極其艱苦卓絕,而且打仗不是梗著脖子上去就行了,人家用機槍配大炮,咱們好歹也得用上步槍才能擊退敵人不是?所以為了軍備也為了軍糧,八路軍便在民間和不少老百姓打了欠條,借款打仗。而當時老農的先祖家境十分不錯,所以也就對生活艱苦的八路軍慷慨解囊,借出了一千一百萬的法幣。

山西一老頭揣著廢紙去政府詢問,領導一看,趕忙問:該給您多少錢

需要說一下,當時中國貨幣價值體系基本崩潰得不成樣子,挑著一筐紙幣換一個雞蛋的事件是屢見不鮮的,所以這一千一百萬其實也不算非常之多。

山西一老頭揣著廢紙去政府詢問,領導一看,趕忙問:該給您多少錢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解放軍大勝日軍,新中國也建立了,老農家裡的經濟卻每況愈下,在不得已之下,老農拿出了之前先輩留下的欠條找到政府,希望能幫忙解決困難。政府在確定事情真實性之後,當然沒有拖欠老農的欠款,於是在專家的幫助之下,算出了一千一百萬法幣當時的價格,換算到今天的貨幣,一共給了這位老農八萬塊錢。

山西一老頭揣著廢紙去政府詢問,領導一看,趕忙問:該給您多少錢

不僅僅是這一位老農,在全國各地都有類似的事情發生,而政府也一一核實之後,都把以前八路軍解放軍欠下的債務給還清了,這也就不得不讓我們感慨政府對於人民是何等有信用啊。

小編認為,這件事情體現出了當時戰爭的艱苦狀況,而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八路軍還能取得勝利,這是何等英勇的一支部隊啊!而且這一張穿越了時空的欠條,讓多年之後的人民拿到政府多年之前的欠款,這又是何等妙不可言的一件事兒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