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都渴望認同和欣賞,但沒有一個孩子希望被控制

一位朋友告訴我,有一天,她們家裡來了客人,十歲的兒子為客人很漂亮的削了水果,客人很驚訝,說,這麼點兒小孩,他怎麼會做這個。媽媽就當著客人表揚了一頓孩子。可是,客人走後,兒子對媽媽說,我覺得你當著人家表揚我,就是在吹噓你兒子,我覺得這特別不好。她很困惑問我,我沒覺得自己在吹噓啊。

又有一次,兒子為全家人做了一鍋口味很好的湯,媽媽很高興,就說,兒子你太棒了,這個湯做的好極了。可是兒子說,媽媽,你不要這樣好不好,我哪有那麼棒呀,不就做了一個湯嗎,這根本就不值得你這麼誇,我當時覺得你特虛偽!

教育孩子,都渴望認同和欣賞,但沒有一個孩子希望被控制

這位媽媽就疑惑,難道我做錯了嗎?我之前對孩子太嚴厲對他批評多讚揚少,孩子不太有自信,現在想找機會誇誇他,難道這有什麼問題嗎?

我說,有問題,而且是實質性的問題。你的讚揚你的“誇”是有目的的,如果你希望通過“誇”來提高孩子的自信,孩子首先會感到你的目的,而不是你的讚揚,他會覺得你為了“誇”而“誇”,覺得你虛偽和誇張。

媽媽說,是,看起來我沒有把握好“欣賞”的技巧,可是相對於我原來的責備批評,誇孩子總還是好的吧,總比沒有好吧。

我說,不,責備、批評、打壓不好,你停止就可以了,但有目的的誇並不比沒有更好,如果你不能做到自然地誇,我寧願你不去誇,因為這樣的誇傷害了“誇”本身,傷害了孩子對你的“誇”的信任。

很巧的是,就在這位媽媽和我通話之前,我剛剛接待了一次心理諮詢。那位來訪者和我分享了和這個兒子類似的經驗。她說,當家人誇她的時候,她想逃。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因為我感覺他們在討好我,並不是真的欣賞我。

教育孩子,都渴望認同和欣賞,但沒有一個孩子希望被控制

我的另一位來訪者則經告訴我,她和孩子關係很糟,讓她困惑不解的是,為什麼她誇孩子孩子也煩,說他聰明他也煩,說他成績考得好他也煩,有時候他會很生氣的對我說“一邊去兒!”

這裡面的道理很簡單。沒有人不希望被欣賞、肯定和稱讚,就像我們在前面講認同時說的,這是一個人的心理營養,是稀有而寶貴的,我非常喜歡把自己對別人的欣賞明白的告訴對方,沒有一個人感到討厭,因為我的欣賞都是出於自然,出於自然地欣賞是真誠的而且總是恰如其分,有時候,我會說,不管你怎麼看自己,在我眼裡,你的什麼什麼我是非常欣賞的。對方總是會笑著說,是麼?謝謝!實際上,我因此也獲得了讚美,我的同事和朋友多次對我說,你有一個難得的好處,就是你總能看到別人的好,有時候連我自己都沒認識到,而你卻發現了。連我的老師都曾經對我說,你總是肯定我。

我因此而獲得了讚美而不是牴觸甚至討厭,原因就在於我的欣賞是純然的,沒有任何目的。

教育孩子,都渴望認同和欣賞,但沒有一個孩子希望被控制

相反,如果你想通過欣賞通過誇去達到某個目的,即便那個目的是善意的,比如你期望改善和別人的關係,你期望安慰別人,你期望鼓勵別人,你期望藉此提高孩子的自信,你期望藉此增加孩子的學習的積極性,你期望藉此讓孩子在某方面發展,你的欣賞就不再是欣賞,而是一個為了達成你想要的被你選用的工具,這個行為的下面是一種控制,你欣賞,是為了讓別人符合你的某種期待。

可是,沒有人本心裡希望被控制,每個人都渴望認同和欣賞,但沒有一個人希望被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