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後,我做無補貼電站怎麼活下來的

“531”后,我做无补贴电站怎么活下来的

編者按:“531”新政後,光伏行業面臨調整的陣痛,如何在無補貼的情況下,繼續投資光伏電站並活下去,是每個光伏企業努力的方向。劉文平原先是港股上市公司江山控股的執行董事,去年4月離職並創立了瀾晶新能源,專注投資分佈式光伏電站,“531”新政後,瀾晶新能源同樣遭受生產考驗,但很快調整過來,並找到了一條投資、運營“無補貼”電站的道路,可資借鑑。

【無所不能 文|劉文平】9月10日,浙江湖州麗童家居0.8MW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正式併網發電。這對瀾晶新能源投資公司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一天。去年6月,我和另外6個股東聯合創立了瀾晶新能源,專注於分佈式光伏電站的投資、運營。

“531”新政後,新建分佈式光伏電站實際已沒有補貼指標,公司面臨著存亡的挑戰。我們通過各種手段降低成本,得以繼續從事分佈式電站投資。麗童家居光伏電站是“531”後我們第一個併網的項目,它在不享受國家補貼的條件下運行,投資回報符合我們的標準,我們計劃到年底至少可以實現40MW的“無補貼”光伏電站併網。

分佈式光伏機遇與我的創業

去年4月,我正式從江山控股離職,之前我在江山控股任執行董事。江山控股是一家從事光伏電站投資、運營的香港上市公司,從江山離開,是因為我看到了分佈式電站的投資機遇,這和江山控股致力於地面電站大投資、大規模的模式不一致,於是我選擇了出來創立瀾晶新能源。

國內分佈式光伏投資價值凸顯是從2016年年中後開始凸顯的。2015年底,國家能源局調整光伏電價,一類、二類資源區的地面光伏電站分別降低0.1元、0.07元,三類資源區降低0.02元。2016年1月1日後備案,或2016年之前備案,但截至2016年6月30日仍未併網的,執行新電價。

這一政策帶來了2016年上半年的搶裝潮。2012-2016年,光伏組件價格基本穩定在4元/瓦的價格。2016年“630”搶裝後,價格開始大幅跳水,短短兩個月的時間,組件價格就降倒了2.8元/瓦。

電價調整後,分佈式光伏“自發自用”模式投資效益凸顯。相比地面電站,以及與地面電站執行同一上網電價的“全額上網”分佈式電站,因為度電0.42元的補貼維持不變,“自發自用”模式中僅電價較低的餘電上網部分,度電收益就超過地面電站及“全額上網”模式,更不用說對照地方普遍近一元的工商業電價售電收入。

2017年上半年結束後,光伏組件從2.8元/瓦,下跌到了2.6元/瓦。組件價格的下跌,再度提升了“自發自用”分佈式電站的投資回報。我們測算,部分 “自發自用”分佈式電站項目收益率可以達到15%左右,如果考慮槓桿,收益率甚至可以超過20%。

我和我的合夥人決心抓住這個機會。2017年6月9日,瀾晶實業上海辦公室正式開業。我們在揚州註冊了子公司瀾晶新能源投資公司,作為在國內開展分佈式電站投資、運營的實體。

打造分佈式標準化可複製模式

分佈式光伏電站是一個投資回報可觀的細分行業,但如何保證每個項目都能實現目標投資回報率,並迅速實現規模化的開發?瀾晶的做法是將整個電站開發的流程標準化,瀾晶只負責項目風險管控、合同談判以及項目管理,其餘全部外包出去。

首先是如何控制項目的前期開發成本。分佈式光伏電站規模小,一般在10MW以下,與地面電站動輒幾十甚至幾百MW相比,需要開發成倍數量的項目,才能達到相同的規模。這帶來的項目前期開發工作繁瑣,各個項目情況不一樣,開發成本難以控制。

瀾晶通過開啟“合夥人”計劃,將項目前期成本可視化。瀾晶與各地有屋頂資源的公司或個人建立合作關係,由對方提供屋頂資源,瀾晶團隊進行盡職調查以及最終的合同談判、簽署,再由對方協助我們進行地方發改委備案,並取得電網支持性文件。項目開發完成後,瀾晶會根據合同約定,支付給對方一定的開發費。

“合夥人”計劃解決了三大問題:一是屋頂資源的獲取;二是項目前期開發成本的標準化;三是開發費用的資本化。這為建立一個可測算的分佈式光伏電站投資模型建立了基礎。前期開發完成後,則是項目融資、尋找EPC合作方,進行項目建設。

項目建成後,由瀾晶團隊進行項目管理,具體的項目運維,同樣可以外包給第三方運維公司。

這種標準化的作業,提升了瀾晶的運營效率。瀾晶的項目開發團隊總共不過十數人,但依靠我們的“合夥人”和我們流程化的開發管理IT系統,我們處於前期開發中的項目總數超過260個,規模超過了400MW。到去年年底,我們併網了10MW的分佈式光伏電站。今年上半年又併網了接近3MW,目前在建項目超過了10MW。

投資分佈式光伏電站,天平的一端是項目開發,如何做到項目風險可控,儘可能低成本開發;另一端是融資計劃,如何進行規模融資,擴大投資電站規模,以及降低融資成本,提升收益率。

瀾晶如今的規模尚小,項目融資的平均成本在9%左右,我們希望進一步做大瀾晶,儘快在香港上市,一方面拓寬股權融資渠道,另一方面通過規模化降低項目債權融資成本。

“531”後,我們怎樣活下來的

“531”新政發佈前,大家對補貼下降的趨勢是瞭解並理解的。我此前公開發言,也是認為補貼應該下調,但是完全取消補貼是不行的,但是能源局最後還是選擇了“硬著陸”的方式,新政確定2018年分佈式光伏補貼指標10GW,上半年安裝已經超出這個規模,實際意味著今年下半年分佈式光伏電站沒有補貼。

新政發佈超出了我的意料,但我們很快做出了調整。6月2日,也就是新政發佈的第二天,我在瀾晶實業的公眾號發文,向我的股東、合夥人談我的觀點。正如我的文章標題《眼前的黑,是黎明前的黑》,沒有補貼造成了分佈式光伏電站開發的現實困難,大部分原來能做的項目不能做了,

但隨著組件價格和其他成本的下降,在一些電價和光照資源比較好的地區,我們基本可以做到用戶側平價上網。

那時候我預計到2018年下半年組件價格可以降到1.8元/瓦,整個光伏系統成本有機會下降20-30%,跟現在的情況基本吻合。

我們把手頭的項目按照收益率排序。首先剔除掉的是湖南、湖北,安徽南部,福建北部,廣東西部、北部,山東小部分,東北大部分等這些電價不高,光照又較差的地區。其次再排除單瓦投資成本較高的項目,比如要換瓦的,要加固的,附加各種條件的,以及高壓接入的。

低壓接入項目是目前可以較大降低成本的一個方向。光伏電站低壓接入在380伏,高壓接入在10-35千伏。

低壓接入可以省去一大筆一次性設備投資。相比低壓接入,高壓接入不僅需要配備變壓器,還需要複雜的電氣一次二次設備和光纖通訊費用,這些固定費用起碼一百多萬元起。為了降低攤到每瓦的費用,高壓接入最起碼3MW起做。

低壓接入還可以省去部分EPC費用,過去我們的電站建設都是外包給外面的EPC公司,低壓接入主要是一些1MW左右的小電站,相對簡單,接入到合作企業已有變壓器的下端口,需要添加的就是一個併網櫃,我們找外面的公司設計一下,自己採購支架、電纜併網櫃等所有的輔材,再找施工隊安裝就可以。

就這兩方面,分佈式電站每瓦成本至少就可以0.6-0.8元錢。其中省去的EPC費用大約在0.3元/瓦,省去的一次性設備投資在0.3-0.5元/瓦。

分佈式電站難做,我們也降低給企業的電費折扣。一般情況是,我們在企業屋頂上投資建設分佈式光伏電站,給企業供電,電價相比企業從電網購電會有折扣。“531”之前,分佈式光伏電站效益不錯,一般電價打75折,由於競爭激烈,折扣已經在向7折以下走了。

現在形勢困難,我們也不得不得提高折扣。“531”後,瀾晶給企業的電價折扣在8.5折到9折左右。

目前瀾晶主要業務範圍是江蘇、浙江、安徽三省。浙江光照條件較差,年利用小時數大約在970小時左右,但是浙江對光伏支持力度大,省內有每度電0.1元的省補,部分市還有0.1元/度的市補,比如杭州、紹興、嘉興等地。

江蘇沒有省補,但是江蘇的工商業電價要比浙江高0.1元左右,加上江蘇光照也要好一些,所以江蘇也是一個可以發掘項目的地區。安徽電價和浙江差不多,但是安徽北部光照可以達到1100小時,所以也具有開發的潛力。

“531”後,我們的實際開發工作加重了許多。去年我們開發了10MW,實際也就是兩個電站。如今考慮降低成本,我們把公司主攻方向定為低壓接入,這些主要是1MW左右的電站,要達到同樣的開發規模,項目數要好幾倍。

因為沒有了補貼,我們必須更詳細調研企業的用電歷史數據,確保我們的電站9成以上發電量發自發用,儘可能壓縮上網電量。在浙江,賣給企業的電價打完折在0.65元/度左右,上網執行燃煤標杆電價,只有三毛錢左右。

現在大部分的項目都不具有投資可行性。我們做的十幾個項目是從兩百多個項目中篩選出來的。當然,有些項目現在不能投資不代表將來不能投。如果明年有補貼了或者組件成本進一步下降,很多現在儲備的項目就又可以啟動了。

平價上網是個方向,但是至少現在很難。我們做得很辛苦。當然,正如我在告股東的信裡所說,困難都是暫時的,我們已經看到平價上網的曙光了,堅持下去就是陽光明媚。(本文由瀾晶新能源公司總裁劉文平講述,無所不能記者沈小波整理、撰寫。)

“531”后,我做无补贴电站怎么活下来的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找能豆君 | icaixinenergy ; icaixinenergy2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