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山川「山西」散文

愛山川「山西」散文/胡蘿蔔和槐樹葉

胡蘿蔔和槐樹葉

最近微信朋友圈裡都在讚賞春天的美好:“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在這美好的季節裡我的思緒卻回到了四十八年前的那個並不算美好的春天記憶。那是十年動亂時期的一個春天,爸爸被扣上縣裡“小鄧拓”的右派帽子,在上年的年底被開除公職回農村家鄉勞動。

當時家有六口人,準確地說是七口,小妹妹已經在媽媽肚子裡了。二妹、弟弟,還有常年住在家裡的姥姥。

當時的糧食是秋後由生產隊按大小人口及工分多少分配的,當然也要出錢。成人口糧一年是280斤原糧,五斤土豆折算一斤糧,小孩按年齡大小乘係數。以玉米為主,少許小麥和豆類。

我家只有媽媽在生產隊勞動,算是半勞動力,因此工分糧食很少。上年分到的就是一個成人和三個小孩的口糧。爸爸返鄉後供應糧取消了,生產隊分糧也沒趕上。所以糧食不夠吃就成了家裡的主要問題。

為使一年當中每天都能吃到糧食,就得精打細算,將分到的糧食按日平均。為不受飢餓之苦就得想方設法找一些食材補充糧食的不足。

前一個冬天還比較好過,因為生產隊裡除了口糧,還分到了一些胡蘿蔔和白蘿蔔。白蘿蔔和蘿蔔櫻做成了酸菜,胡蘿蔔就是主食的食材了。

愛山川「山西」散文/胡蘿蔔和槐樹葉

早晨媽媽怕我們肚子餓,做飯前就先往火爐裡塞幾個整個的胡蘿蔔烤著,待我們起床後就可以吃到軟溜溜甜絲絲的烤胡蘿蔔了,雖然吃完後滿手滿嘴的黑,但也是美滋滋的。早飯是固定的玉米圪糝粥煮胡蘿蔔,午飯是煮圪荅和胡蘿蔔。

煮圪荅,是用開水將玉米麵和成直徑7cm左右,厚度1cm左右圓形的實心玉面塊,水開後下鍋煮熟。

有一次,二妹聽一小朋友說她家中午吃的是油糕,特別好吃。回到家小心翼翼地和爸爸說:“油糕好吃,咱也吃一頓吧?”,沒想到爸爸竟然同意了,說“好啊! 我也想吃油糕了,但是家裡沒有白麵,咱就用玉米麵代替吧?”,二妹回答“行!”。爸爸又說:“沒有油,就用水代替吧?”,二妹說“嗯嗯”。爸爸還說:“沒有糖,就不包糖了”,二妹也似乎很懂事地同意了。她不知道按爸爸用替代品做出來的仍舊是煮圪荅,等到媽媽喊吃飯嘍!她邊跳邊喊:“吃油糕啦!”

中午還經常吃“圪磊飯”,圪磊就是在鍋里加少許水,先放胡蘿蔔和白蘿蔔絲,將玉米麵用開水攪拌成幹粑粑狀,攤磊到蘿蔔絲上面,加鍋蓋燜熟後澆上鹽蔥調味汁,攪拌均勻成的飯菜一體的食品。由於做圪磊飯的玉米麵是用磨細玉面時剩下的殘渣再加少許原玉米磨成的皮子面,放的油也少,所以及其不易下嚥。

一天中午,我們正端著一碗“圪磊”皺眉頭,來了一賣蓖麻油的商販,讓品嚐一下油的質量,用筷子沾了一滴放在了媽媽的碗裡,媽媽攪勻後嚐了一口說:“好!”,弟弟也要嘗一口,結果將一碗圪磊飯吃完後嘴才離開碗。從此以後只要吃圪磊飯,弟弟就會喊:“給——俺——放——點——皮——油――唄!”

春節過後,飯裡的胡蘿越來越少了,我知道是胡蘿蔔吃完了,因為我每天晚上要到菜窖裡取蘿蔔來洗。我也知道不多言語的媽媽早就犯上了愁。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一天中午放學回家,突然發現桌子上的飯菜竟與往常不同,主食裡沒有了胡蘿蔔,卻多了一大碗嫩綠色的涼菜,清香可口,越嚼越香。吃了一冬胡蘿蔔的姐弟仨,那就像是又過了一個年。問姥姥這是什麼東西?從哪裡來的?姥姥說是房後小學操場周圍洋槐樹剛吐出的嫩葉。

每天吃胡蘿蔔,不到下午二節課後肚子就開始咕嚕咕嚕地叫了,吃了槐樹葉的這一天下午,到了吃晚飯的鐘點兒也沒有覺得餓。

愛創新的爸爸這下得到了靈感,槐樹葉既好吃又耐飢,何不用它來做糧食的補充呢?於是就召開了家庭會議,決定用槐樹葉頂替胡蘿蔔,進而討論了採摘槐樹葉的方案。

愛山川「山西」散文/胡蘿蔔和槐樹葉

採摘槐樹葉,這項工作主要由我來做,每當星期日就會帶一個布袋,全村尋找那些舉手可及的小洋槐樹,採摘一個星期吃的槐葉。當完成任務回到家時,渾身上下滿是塵土,被風吹日曬吸收了充足維生素D的臉常常是紅紅撲撲的,手經常被樹上的刺扎破流著血,但這些都不會顧及,重要的是要將布袋裡壓的很瓷實的槐葉倒出來攤開,否則會被燜成黃色就不好吃了。

開始吃的槐葉用開水焯一下,出鍋直接加鹽和醋就很美味。隨著葉子的顏色由翠綠變成深綠,在水中煮的時間也逐漸加長,撈出後要用菜刀切碎再吃。再往後,樹葉由少年期進入成年期,纖維大而硬,無論在鍋裡煮多久到了嘴裡還是嚼不爛。

為了能繼續吃槐葉,首先是在鍋裡煮足夠長的時間,出鍋後將其剁成餃子餡一樣的碎,配上玉米麵就可以下嚥了,就這樣一直吃到秋天樹葉變黃,分到了新的口糧。

小妹妹是那年夏天出生的,我提議給她取名字為“槐葉”,全家人都說好。後來爸爸將她的名字定為“克難”,連克難。

為了預防不測,爸爸還把日常吃剩下的槐葉焙乾存貯了不少。多年後到閣樓上取東西,看到了當年存貯的槐葉,倍感親切。難怪媽媽不捨得將那些寶貝兒當垃圾處理掉。

四十八年來,我家的人每到春天遇見洋槐樹時總會採摘一些,美餐一頓。我們姐弟兄妹四個,身體都很健康,小時學習成績優秀,接受了高等教育,有了一份可心的職業,家庭美滿幸福。現在想來應該是受益於那些胡蘿蔔和槐樹葉提供的營養吧!

胡蘿蔔和槐樹葉是我們全家的救命糧,強壯了我們的體格。胡蘿蔔和槐樹葉也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每每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想想胡蘿蔔和槐樹葉,就會坦然對之,將其克服;每當全家聚在一起回憶那段不平凡的歲月時,一股自豪感就會油然而生。

愛山川「山西」散文/胡蘿蔔和槐樹葉

作者簡介:連育英,筆名愛山川,山西長治人,高校計算機專業教師,愛好文學、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