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日照:銀髮老人王臻桂 「小腳」走出幸福路


2016年6月13日,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夏莊鎮荀家村,92歲銀髮老人王臻桂拎著一塑料袋杏子回到家中。老人告訴記者,今天的杏個大,2塊錢3斤;昨天的杏小,1塊錢3斤。

王臻桂老人思維敏捷,耳聰目明,村裡許多老人的家庭情況她都如數家珍。

老人一生勤勞,到現在還閒不住,自己洗洗涮涮,洗衣做飯。她一有時間就到處撿拾柴禾,把撿拾來的樹枝整齊地擺放在院子裡和“鍋屋”裡,以備做飯和冬天取暖。老人生活簡單,平常愛吃麵條,煮好麵條,打上幾個雞蛋,是老人的最愛。

纏腳是中國古代一種陋習,封建社會,女性用布將雙腳緊緊纏裹,使其腳畸形變小,以示美觀。在當地,裹腳老人都已經到了90歲以上年齡。年輕時,裹腳婦女承受了傷殘的痛苦和精神的折磨。如今,像王臻桂這樣的小腳老人,在新的社會制度下,享受著兒孫繞膝的幸福生活。

2016年6月13日,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夏莊鎮荀家村,小腳老人王臻桂在女兒薛彥迎、大兒媳趙修梅的幫助下洗腳。

老人講究衛生,每集都會用孫女給她買的洗髮膏洗頭,每天都要把滿頭銀髮梳理的利利索索才出門。

2016年6月13日,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夏莊鎮荀家村,小腳老人王臻桂查看孫女給她買的鞋子。

2016年6月13日,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夏莊鎮荀家村,小腳老人王臻桂在整理撿拾的柴禾。

2016年6月13日,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夏莊鎮荀家村,小腳老人王臻桂的裹腳經常買不到合適的鞋子。

2016年6月13日,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夏莊鎮荀家村,記者拍攝的小腳老人王臻桂肖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