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國是以火箭般的速度成長著!但並非是要與美軍一決高下!

據相關報道稱,中國已花費巨資提升軍隊實力,並提高其潛力。這一軍事活動將為其帶來不可估量的益處。並且,這次涉及數個領域。近15年來,中國軍隊的實力無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導彈,坦克,戰鬥機等等。中國正為先進武器的研發投入巨資,相信將來也是如此。“中國軍隊”是中國的國防力量,從先秦至今在中國組建的軍隊,都可以稱之為中國軍隊。由於中國這三十年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國際地位大大提高,有了充足的資源投入軍隊建設,2013年,軍費投入1660億美元,排美國之後,是世界上軍費投入第二多的國家。對外交流渠道相對過去更加寬廣。受益於國家經濟實力的和全國科學教育水平的提高,資金匱乏、人才短缺的問題已經得到大大緩解。由於中國的國家安全形勢慢慢好轉,現實軍事壓力有所降低,軍隊的建設與發展逐漸走上正軌。


如今的中國是以火箭般的速度成長著!但並非是要與美軍一決高下!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經過數次裁軍後形成了規模適度,組織結構合理的局面,目前擁有150萬正規軍,其中陸軍機動作戰部隊現有85萬人,空軍現有39.8萬人,海軍現有23.5萬人。這是一個符合目前國情的軍隊規模,因為中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和周邊國際環境複雜,在軍隊機械化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再繼續裁軍反而會削弱國防力量。中國的國防動員能力非常強,有很強的國土防禦能力。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有關部門已對外公開宣佈:“中國已逐步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主戰裝備、保障裝備和電子信息裝備協調配套的現代化武器裝備體系和獨立完整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人民解放軍已經度過了二十多年的"忍耐期”。但大部分人認為,中國對軍隊的高額花費在於鞏固並提升自己亞太地區的地位。其目的並非使軍事實力趕超美國,乃至成為美國軍隊的威脅。


如今的中國是以火箭般的速度成長著!但並非是要與美軍一決高下!


事實上,進十幾年來,中國在軍事上的進步是以火箭般的速度成長的,從一個連核武器都沒有的國家,到今天不僅研發了核武器,還有多種先進的武器。中國目前的東風41-彈道導彈試射無失敗記錄,而美國戰略導彈成功率約為90%,而俄羅斯約為85%。從全世界來看,中國導彈試射的高成功率非常罕見。東風41-彈道導彈是中國第四代戰略導彈,具有研製週期短,可靠性高,反應速度快,機動性能好,精度更高等特點。東風-41彈道導彈會給中國的二次核打擊能力帶來質的提升。東風-41服役後,如署3個旅36枚,那麼能投擲的50萬噸當量彈頭將多增加108枚,核彈能成功抵達數量增加至50枚左右。巨浪-2導彈已形成初始戰鬥力,3艘094型戰略核潛艇可攜帶36枚巨浪-2,即有108枚核彈頭。核彈能成功抵達數量進一步增加至80-90枚,二次核反擊能力基本達到法國的水平,足夠摧毀美國十大工商業城市,這是能令美國認真思考後果的核遏制力。


如今的中國是以火箭般的速度成長著!但並非是要與美軍一決高下!


大部分專家表明,海軍實力的增強和彈道導彈取得的巨大成功,是中國軍隊提升的主要表現。中國的反艦導彈已能夠輕易摧毀航母、中國的網絡系統能夠使美國的物流以及通信崩潰。中國目前研製的新型號鷹擊-18反艦導彈既具有亞音速導彈射程遠、起飛質量小的優點,又具有超音速導彈高速易突防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未來反艦導彈的發展方向。這種“亞音速+超音速”結合的方式還不是真正的亞超結合,未來的亞超結合反艦導彈是指在整個導彈飛行過程中根據海戰環境、敵方抗擊情況以及電子干擾程度,可以適時的改變導彈的速度,使之既滿足射程的需要,又滿足海戰環境的變化,鷹擊-18反艦導彈的廣泛部署和遠射程,將增強中國對美國海軍水面艦艇實施多向立體導彈攻擊的能力。中國擁有各種類型的反艦導彈,可在近海及其以外海域具備多層反介入能力,而鷹擊-18只是其中的一個型號。在美國的一些中國軍事問題專家看來,中國不斷增強的反艦巡航導彈實力,也意味著突破美國海軍防禦體系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研製新式空空武器的目的僅僅在於限制其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實力,並且儘可能消除其對太平洋西部的影響力。不管如何,比較也罷,不比較也罷,中國在武器的發展是勢在必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