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關注」持之以恆做好秦嶺生態環境保護 保護大秦嶺生態 助力陝西綠色發展

「热点关注」持之以恒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大秦岭生态 助力陕西绿色发展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的藍色小字體陝西環保即可快速關注我們;老朋友請將信息分享給更多的人。

楊冬民 明麗麗 亢佳欣

秦嶺是陝西乃至全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秦嶺北麓區域違規建別墅問題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習近平總書記先後6次對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規建別墅、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問題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重要批示,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徹底整治秦嶺北麓違規建別墅問題,保護好秦嶺生態,助力陝西綠色發展。

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關乎政治底線和生態紅線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環境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在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的進程中,群眾越來越認識到,環境就是民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秦嶺生態環境有利於提高三秦百姓生活質量,滿足三秦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是決不允許觸碰的政治底線和生態紅線。秦嶺生態環境具有“公共產品”性質,這意味著秦嶺生態環境破壞所產生的後果由秦嶺沿線各省市的民眾共同分擔,負外部性很強。正因為秦嶺生態環境的“公共產品”性質,秦嶺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整治活動應是以政府為主導,群眾參與為輔助的方式。因而,政府要強化責任意識,要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嚴肅追究秦嶺生態環境整治中存在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及違法行為,並建立長效機制,做好執法監管,做到還山於民。在保護秦嶺生態環境的過程中,我省還應加快改革,構建起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並完善群眾監督機制,讓群眾積極參與到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當中。

「热点关注」持之以恒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大秦岭生态 助力陕西绿色发展

保護秦嶺生態環境,政府應積極引導各級組織,切實增強做好各項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建立完善秦嶺保護制度體系,嚴格執行新修訂的《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嚴守秦嶺生態保護紅線,嚴控秦嶺沿線各段建設開發範圍,嚴厲打擊亂砍濫伐、私採濫挖、亂排亂放等行為,堅決遏制秦嶺生態環境破壞現象。

保護秦嶺生態,促進陝西綠色發展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全面貫徹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取得新進展。在保護秦嶺生態環境的過程中,我們要有大局意識、長遠意識和整體意識,不能因小失大、急功近利,要把保護秦嶺生態環境作為千年大計來抓。

保護秦嶺生態環境,需要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政府應逐項梳理現有秦嶺保護財政投入政策,對已有政策進一步細化完善、嚴格落實。同時,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秦嶺生態補償機制,落實《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和《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辦法》有關規定,不斷完善涉及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補償制度。

此外,保護秦嶺生態環境還要求我們關注秦嶺開發建設的合理方式並做好相應的監管工作。為做好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我省修訂了《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條例》劃定了秦嶺的禁止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適度開發區,並明確秦嶺的開發活動應當遵循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在秦嶺開展資源開發利用活動時,陝西要堅持“四個絕不準入”,即以犧牲秦嶺生態環境為代價的項目絕不準入、不利於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項目絕不準入、不符合規劃的項目絕不準入、手續不全的項目絕不準入。我們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適當開發與發展,並符合我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的要求。同時,我們還要加快管理制度創新,完善法律法規,強化制度的執行力度,對於任何違規行為要實施嚴厲懲罰,紮實推進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助力陝西綠色發展再上新臺階。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陝西生態環境保護,不僅關係自身發展質量和可持續發展,而且關係全國生態環境大格局。我們要切實增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保護秦嶺生態環境作出自己應有的努力。

(作者單位:西安理工大學)

「热点关注」持之以恒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大秦岭生态 助力陕西绿色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