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成中國工業革命切入點 外媒:中國或有望領先世界

外媒稱,服務機器人在中國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因為該國龐大的老齡化人口需要能做各種事情的機器人,包括打掃房間和陪伴老人。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9月25日報道,在重慶舉行的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智博會)上,一小群人圍在馮竹林(音)的展位前,伸長脖子想一睹她手裡的一個球狀物體的風采。

那是一個名叫“智伴”的機器人。對於這個排球大小的機器人,人們很快就提出了問題。

馮女士回答說,“智伴”——意思是有知識的夥伴——會唱歌、用英語跟孩子進行簡單對話、讀出父母發來的短信等等。

馮女士說到這個售價800元的機器人時說:“如今,許多父母忙得顧不上照顧孩子,所以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投資。”她說:“下一次會有越來越多這樣的機器人出現,這就是未來。”

報道稱,像“智伴”這樣的服務機器人在中國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因為該國龐大的老齡化人口需要能做各種事情的機器人,包括打掃房間和陪伴老人。

機器人分為三大類: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指的是那些執行救災、排爆等特種任務的機器人。

機器人成中國工業革命切入點 外媒:中國或有望領先世界

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場景

據中國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和中智科學技術評價研究中心上個月聯合發佈的一份報告估計,到2020年,僅服務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就有望翻一番以上,達到269億元。

報告說:“中國服務機器人仍處於市場探索階段……B端市場仍處於各應用場景試水階段。”

報道稱,現在已經有了各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機器人。

上個月在重慶舉行的智博會是由一隊跳舞機器人拉開序幕的;自動機器人在會場內遊走,公眾可以向它們諮詢信息。

出品了一系列教育機器人的北京智能管家科技有限公司(Roobo)銷售經理甄傲(音)說,這種機器人正在慢慢地變得越來越主流。

他說:“去年,我們在一個這樣的展會上賣出了大約20臺機器人,而現在在類似的展會上,我們一天能賣出70到80臺。”

北京在機器人以及自動化和人工智能(AI)等相關技術領域進行了大力投資,旨在使中國成為這些關鍵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者。

中國政府稱機器人是“製造業皇冠頂端的寶石”,是中國工業革命的切入點。

中國政府還推出了一項發展機器人產業、吸引外資和將機器人技術應用於國防等更多領域的計劃。

新松和大疆等國內機器人企業發展迅速,其他一些企業則收購了外國機器人制造商。2016年,中國美的集團斥資50億美元收購了德國庫卡公司。

報道稱,中國老百姓也對機器人產生了越來越濃厚的興趣。在前不久重慶舉行的智博會上,人流最多的地方往往是機器人展臺。

34歲的建築工程師徐德禪(音)一語道破了中國人的想法:“如果這些機器人在未來能夠幫助我的孩子,那何樂而不為呢?”

專家們說,優惠政策和規模可觀的人才儲備等因素帶來了機器人產業的迅速發展。

2016年,中國佔據了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31%的份額。它的目標是到2020年使中國製造的機器人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

在評論中國的產業升級過程時,日本東北大學前沿學際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翁嶽暄說:“一旦成功,中國可能成為全球領先的機器人創新國家之一。”然而,人口壓力出現的時機對中國不利。

英國諾森布里亞大學教授熊宇(音)說,中國急於發展機器人能力是因為面對人口老齡化和出生率放緩,中國不得不接受人口紅利的減少。

報道稱,許多勞動密集型企業現在面臨工人短缺;在過去十年裡,勞動力成本翻了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